大唐不良人

庚新

歷史軍事

炎熱的天氣,已經持續半個多月。 傍晚時壹場突如其來的瓢潑大雨,非但沒有驅走炎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壹十三章

大唐不良人 by 庚新

2021-9-6 21:46

  大唐龍朔三年六月。
  熊津江邊,燕鳴啾啾。
  “送君千裏,終須壹別,都督府諸事繁忙,各位請回吧。”
  蘇大為站在船頭,向壹直追到船上來的劉仁軌等將道。
  “蘇都督,借壹步說話。”
  劉仁軌看了看身邊,伸手示意。
  在其余將領詫異的目光下,他請蘇大為和他壹起走到大船壹側,站在船舷邊,迎著凜冽的江風,壓低聲音道:“蘇都督,妳這次,實在讓本將為難了。”
  “劉都督,何事為難?”蘇大為嘴角挑起若有若無的笑意,看向眼前的老將。
  劉仁軌比之前,頭發又花白得多了些,滿鬢風霜之色。
  眉宇間深刻的皺紋,難掩他神情的疲憊與焦慮。
  嘴角都起了壹串撩泡。
  可見心事頗重。
  “代都督,我是代都督,蘇都督莫要這樣稱呼。”
  “那我已卸任,妳叫我蘇大為即可,毋須再叫我都督。”
  面對蘇大為那張英氣勃勃的臉龐,劉仁軌壹時無言,只得搖頭苦笑。
  “蘇都督,咱們在百濟共事,時間已經不短,我知妳做事極有章法,而且膽量奇大,可是依我看,有時候都督又過於膽大了。”
  蘇大為看向劉仁軌,這位大唐李治朝中允文允武的名將,此時壹頭白發隨著江風舞動著,眉宇間疑慮之色不似做偽。
  “蘇都督,我不知妳是出於何種理由,百濟的偽王扶余豐等貴族,妳都將其押送回朝,但偏偏留下鬼室福信和道琛這兩人。
  須知此二人都是榜上有名的,陛下此次急召,或許正與此事有關。
  妳能瞞壹時,能瞞過壹世嗎?”
  說著,劉仁軌又在蘇大為的隨行隊伍裏掃了壹眼。
  沒有看到任何可疑的人。
  這反而令他心裏越發不安起來。
  他是忠直的直臣,在太宗朝時便以敢言直諫聞名。
  甚至在太宗故去後,不惜與長孫無忌交惡,也要仗義執言。
  好不容易熬到長孫無忌他們下臺,卻又惡了李義府。
  若不是征高句麗需要他這等將才,又有劉仁願和蘇定方、蘇大為等人的護著,他都走不到現在。
  正因為經歷過許多險惡風浪,他更不願意看著蘇大為這樣年輕的將星,因為做事過於奔放大膽,而惹怒了帝王。
  照理說,像道琛和鬼室福信這樣的反叛軍中的首腦人物,必然是要隨著扶余豐等人壹起押回長安,以顯其功。
  但奇就奇在,蘇大為並沒有這樣做。
  別的戰俘統統都押回去了,獨漏了此二人。
  這壹點,令劉仁軌壹直大惑不解。
  他已是知天命之年,做事比年輕時穩重許多,壹直隱而不發,就是想弄清楚,蘇大為究竟想做些什麽。
  可是直到現在,到蘇大為即將回大唐,也沒有見到道琛和鬼室福信兩人的蹤跡。
  忍不住了。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兩個叛軍首腦,總不能憑空消失。
  蘇大為,蘇都督,妳究竟要做什麽?
  聽到劉仁軌語帶急切,看他臉上那抹關切,蘇大為收斂了臉上的笑容,向他鄭重抱拳道:“劉都督,我並非不知輕重之人,此事,我自有分寸。”
  “若陛下問起來……”
  “我自會給陛下交代。”
  “罷罷。”
  劉仁軌無語搖頭:“我並非關心那兩個百濟叛臣,而是擔心妳,蘇都督前途遠大,不可為了小事而惡了聖眷。”
  “多謝劉都督提點。”
  蘇大為向劉仁軌再次鄭重抱拳:“此事我會向陛下說明,劉都督放心……”
  停了停,他接著道:“百濟現在最緊要是民生和錢糧,只要民有所食,有所衣,就不會掀起大的亂子。”
  聽蘇大為提起百濟之事,身為熊津代都督的劉仁軌嘆了口氣,向蘇大為抱拳道:“蘇都督不光善於用兵,對民生政務,處理也極妥當,本將也是佩服。
  只要百濟環境不變,我當蕭歸曹隨,令熊津都督府安撫四方,保住來之不易的基業。”
  “至於倭國之事,我已單獨奏於陛下,暫且由熊津都督府遙控,安文生、黑齒常之這些人,都是能力出眾之將,倭國又隔著大海,應該出不了亂子。
  若那邊局面安定,我意令倭國錢糧稅賦,抽調押解朝廷,其中再支取壹部份,反哺熊津都督府。”
  聽到蘇大為如此說,劉仁軌不由動容。
  “若真能如此,熊津都督府的兵卒就不會再為錢糧所困,末將在此,替都督府眾將士先行謝過蘇都督。”
  “此乃我份內之事。”
  蘇大為擺擺手道:“還得等陛下應允後,才敢放手施為,這段時間,若是倭國那邊有事,還望劉都督幫襯壹二。”
  “壹定。”
  “我走後,東面之事都托付給劉都督了,我那幾位故友,還望劉都督多多看顧。”
  劉仁軌壹撫長須,爽朗大笑道:“他們幾個都頗有才能,就算蘇都督不提,我也會善待,蘇都督放心。”
  “好,時間不早,我這便啟程,希望它日能在長安,與劉都督共求壹醉。”
  “哈哈,固所願也,不敢請爾。”
  拜別了劉仁軌,又與蘇慶節、高大龍、周良、婁師德、王孝傑、薛仁貴等將領壹壹叮囑。
  待諸事完畢,蘇大為才在船工的催促下,與眾人揮手作別。
  船帆揚起,江風鼓蕩。
  數艘大船連成壹線,順著熊津江,駛向出海口。
  到了港口,將換上水師大船,跨過大洋,登陸萊州。
  即後世山東蓬萊。
  然後再走陸路,順利的話,四五個月後,就能回到長安。
  船行壹半,忽然見到岸邊旌旗招展。
  號角聲起,隆隆的馬蹄聲,迅速由遠及近。
  船上諸人放眼看去,只見壹面大旗,隨著江風颯颯舞動。
  遼東道大總管,李。
  “是英國公!”
  蘇大為身邊的親兵們發出驚呼。
  “大總管親自來送都督了!”
  蘇大為心中壹動,站在船頭向著岸邊遠眺。
  但見戰馬軍陣中,揮寫著李字大旗下,年過七旬的英國公李勣勒馬岸邊,向著這邊眺望。
  距離遙遠,雙方誰也沒說話。
  只是隔著江水,遙遙揮手。
  蘇大為遠望著李勣蒼老的容顏,心緒壹時激蕩,向著他抱拳拱手致謝。
  雙方的目光劃過江面,雖無言,卻勝過千言萬語。
  雖然李勣以謀身為重,但毫無疑問,他是自太宗朝到李治朝,最重要的大唐名將之壹。
  若是少了他,大唐的武德,也會少上壹抹色彩。
  就算他是為了身後之事,特別禮遇善待蘇大為。
  但這份用心,仍讓人無法不記在心裏。
  蘇大為也清楚,征高句麗時,李勣特意征召自己為副大總管,其實是賣了個人情給自己。
  令自己的從軍履歷上,再添上極光彩的壹筆。
  說句實話,用不用蘇大為,對他李勣用兵並無影響。
  但他起用蘇大為做副大總管,這便是主動幫蘇大為送梯子,幫蘇大為鍍金。
  有了這次的履歷,下次若朝廷中用兵,蘇大為的起步,至少也得是個總管。
  當然,因為蘇大為出色的送出助攻,也間接幫了李勣,在軍事生涯最後壹仗中,畫上完美句號。
  兩人可以說是互相成就。
  這是壹種默契。
  “李勣這老頭,其實也挺可愛的,他狡猾,但卻不會令人討厭。”
  “阿兄,妳說什麽?”
  聶蘇的聲音從壹旁響起。
  蘇大為壹伸手,輕輕在聶蘇的鬢發間揉了揉:“沒什麽,我們要回長安了,要見阿娘了,妳高興嗎?”
  “高興……”
  聶蘇的臉上突然湧起紅暈,不知想起了什麽,跺了跺腳,逃也似的跑開。
  留下蘇大為獨自在船舷邊,吹著江風,壹時茫然。
  ……
  初晨的光芒,照在幹涸的土地上,霧氣升騰。
  此時已是大唐龍朔三年深秋。
  長安城外郊區,草木盡黃,秋風蕭蕭,卻也阻不住車馬轆轆。
  作為大唐帝國的中心,人口百萬的長安城。
  盡管離城還有數十裏遠,各種道路卻已擁堵不堪。
  從南到北的商人,信使,來往的軍士,旅者,從塞外歸來的胡商。
  還有各處趕著回京敘職的官員。
  各國來朝見天子的使節。
  其繁華忙碌景象,絲毫不亞於後世節假日的交通要道。
  “敢問將軍,可是從遼東來的?”
  騎在馬上的蘇大為,處在人流隊伍中,正自苦笑。
  突然聽到壹旁有人向自己打著招呼。
  轉頭看去,看到壹駕馬車,正停在身側。
  馬車的門簾掀開,露出壹位中年官員的臉龐。
  看著此人倒是有些面生,應該未曾見過。
  不過在蘇大為身邊的親兵,卻有人隱約發出驚呼聲。
  “太原王家!”
  蘇大為向身旁掃了壹眼:“王家?”
  馬車內那人向蘇大為正正衣冠,抱拳道:“在下太原王氏,王茂叔,現為諫議大夫,因見將軍旗號,像是壹位朋友提到過的熊津都督,故而發問,還請見諒。”
  “原來是諫議大夫。”
  蘇大為忙向對方抱拳見禮。
  腦子裏搜腸刮肚的思索著,這個太原王家,都有哪些名人。
  好在親兵中有人小聲提醒:“太原王氏可追到秦國名將王翦,第四十九任家主王福畤歷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第五十世家主王劭,拜博士官,即諫議大夫之父。”
  “王福畤,王劭,王茂叔……”
  蘇大為仔細壹想,突然靈光壹閃,想起壹人,忙向馬車中的王茂叔抱拳道:“諫議大夫說的朋友,可是太原王勃?”
  太原王家,那不就是初唐四傑裏王勃的家族嗎?
  初唐四傑裏,駱賓王、盧照鄰都和自己打過交道,現在就是楊炯和王勃還未曾見過。
  不過這些文人都有自己的圈子,沒準就是駱賓王那個大嘴巴,說給王勃,王勃又在王茂叔那裏提起過自己。
  就在蘇大為如此想時,只見馬車中的王茂叔臉上露出古怪之色:“王勃是在下族叔,年方十三,敢問蘇都督從何處得知他的名字?”
  啊?
  害!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