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大唐不良人

庚新

歷史軍事

炎熱的天氣,已經持續半個多月。 傍晚時壹場突如其來的瓢潑大雨,非但沒有驅走炎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十七章 天兵照雪下玉關

大唐不良人 by 庚新

2021-9-6 21:46

  “以饑民迷惑唐軍,以百戰精銳趁夜偷城,並及刺殺唐軍大將。
  若成,則唐軍不戰自潰。
  就算不成,我們還有第二步。
  與高句麗約定後,早有高句麗部大莫離支手下射雕手及弩弓部,隨臣借道入百濟。”
  “沿途城主願意放行?”
  “有王的大義在,又不用入城,只需他們提供壹些糧草,那些城主,大半還是願意的。
  就算少數不願意,也可以劫掠地方,那些村鎮,都有糧草。”
  道琛緩緩的說著。
  從他的聲音裏,扶余豐嗅到壹種異樣的殺氣。
  不禁有些背心發涼。
  高句麗的人入百濟,卻要百濟人提供糧草,若城主不願意提供,高句麗人便洗劫村鎮。
  可想而知,這些人劫掠過後,哪怕沒殺人,那些村裏的老幼婦孺失去了糧食儲備,也壹定活不成了。
  而高句麗人入百濟,又怎麽會不殺人?
  那些高句麗人,可都是殺人魔王啊!
  半島,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國力,以高句麗最強。
  新羅次之。
  百濟最弱。
  而高句麗最盛的時候,帶甲六十萬。
  中原政權從南北朝至隋唐,都視高句麗為心腹大患。
  每當中原戰亂,高句麗便極力擴張。
  從半島上小小的壹域,漸次吞並大半遼東,引起中原王朝的強勢反彈。
  但高句麗人的勇猛,也令中原人吃了大虧。
  半遊牧半農耕的習性,令高句麗人兼具遊牧民族的侵略性,與農耕文明的韌性。
  貞觀十九年,太宗皇帝以近五萬大唐精銳,正面戰場上打垮了高句麗十五萬大軍,殲滅、俘虜過半。
  這壹戰,雖然體現了大唐武德充沛,但最終頓挫於安市,唐軍無法繼續深入。
  高句麗仍沒有傷到筋骨。
  而唐軍雖然在戰術上取得大勝,但贏得並不輕松。
  韋挺、崔仁師、楊師道因表現不佳被貶或免。
  張君義、傅伏愛因過被斬。
  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阿史那思摩、李道宗重傷。
  王君愕、顏師古、岑文本、姜行本因病或因傷而死。
  這些人,皆為大唐開國名將。
  哪壹個拿出來,都是震懾四方的將星。
  但在對高句麗的戰役裏,唐軍高級指揮官,大部份不得不親自上陣肉搏,與高句麗人刺刀見紅。
  可以想像,當時的戰役中,高句麗人帶給唐軍極大的壓力。
  唐軍雖然人少,但也已使出每壹分潛力。
  如果不是初唐所向無敵的軍隊,名將雲集的武將集團,強大如泰山般巍峨的朝廷調度,再加上壹個千古壹帝,名將中的名將,太宗李世民。
  換任何壹個人上來,在高句麗的拚死反擊下,只怕自己會轟然崩塌。
  前隋,便是最好的證明。
  隋煬帝掃平前朝時,用兵也如催枯拉朽壹般。
  史書裏壹般說那些仗都是隋煬帝手下將領打的,但卻忽視壹個問題。
  同樣是隋煬帝指揮戰役,為何征高句麗會是慘敗的結果。
  薩水之戰,高句麗殲滅隋朝八萬精銳府兵。
  蛇水之戰,高句麗以多打少,全殲龐孝泰所部。
  答案只有壹個。
  巔峰時期的高句麗,是壹個武德不亞於中原王朝的區域性霸主。
  高句麗並不是軟柿子,而是不亞於後來吐蕃、南詔、西夏的霸主。
  若不是太宗貞觀十九年的攻略,以及後續的壹系列手段,持續削弱。
  現下的高句麗,將會更加強大。
  甚至成為大唐的另壹個“吐蕃”。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就算現在的高句麗,被太宗留下的遺策削弱了許多,遼東也被大唐奪回了許多。
  高句麗,仍是半島三國中,最強大的壹個。
  除了國力、武德。
  高句麗還有鬼神莫測的“鬼卒”。
  傳說大年隋與高句麗的戰爭時,高句麗大將乙支文德,就曾統領壹支鬼卒大軍,殺得隋軍大潰。
  最終引發隋軍整體戰敗。
  近二十年,雖沒有聽說高句麗再出動鬼卒。
  但誰又能確定,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高句麗不會再次出動那批神秘而強大的鬼卒呢?
  而且以高句麗的強大,除了鬼卒,還有無數手段。
  其中,射雕手及弩兵部,壹向為高句麗的王牌。
  據說在貞觀十九年,大唐太宗李世民,便是被高句麗的射雕手射中,再加上弩箭如雨,令唐軍不得不飲恨收場。
  這壹切,在扶余豐的心裏壹閃而過。
  他聽到道琛繼續道:“有了高句麗的弩兵部相助,壹定會大量殺傷唐軍,而且昨夜我們的犧牲,也壹定會換來回報。”
  “為……為何?”
  扶余豐結結巴巴的道:“唐人厲害,光靠高句麗人……而且高句麗人也非善類,他們進來了,只怕會……”
  “王不用擔心,高句麗人始終是外人,他們是無根之草,終要仰仗我們,而且我們身後還有倭國人,可以以倭人制高句麗人,而且高句麗背後還有大唐。
  他們在這裏留不下來,利用完他們,我們可從容收拾局面。”
  “那……”
  “王上且下去休息吧,算算時間,老臣也該整軍出發了。
  請王上安心待老臣的好消息。
  待攻下泗沘,還回舊都,王上振臂壹呼,四方豪傑雲隨景從,我百濟,便可重新復國。”
  真的嗎?
  扶余豐沒問出口。
  他可以看出來,眼前的道琛,雖然看著很溫和,但從他老朽身體裏,透出來的壹股狂熱,令扶余豐懷疑,這個人是不是已經瘋了。
  被壹種名為“復國”的理念支撐著。
  任何敢質疑的人,都會被道琛視為絆腳石除去。
  盡管是百濟復國的王,扶余豐此時也不敢違逆道琛。
  只得心驚膽顫的退下。
  心底深處,真有些擔心,這老和尚會不會有壹天發瘋,想把自己也除去。
  將來的事,誰又能說得準?
  ……
  崩崩崩!
  粗如兒臂的弩箭,狠狠自弩機中射出,劃過百十米的距離,直貫入城墻中。
  高句麗人以箭聞名。
  城下這數千高句麗弩箭部,形成的箭雨壓制,比上萬人的箭手還厲害。
  唐軍經過壹夜的廝殺,建制已經被打亂。
  此時面對混雜在百濟人中的高句麗弩箭,居然被壓制得擡不起頭來。
  更為嚴峻的是,弩箭釘在墻城上,成為天然的攀爬階梯。
  叛軍不需要攻城梯,僅憑徒手便可以攀爬上來。
  “殺殺殺~”
  戰場上,濃煙滾滾。
  因饑餓而兩眼發紅的百濟饑民,被軍官在後面驅趕著,如行屍走肉般,麻木的向著泗沘城,壹批又壹批的不斷湧上來。
  唐軍城中稀稀落落的箭,根本無法阻止這些餓得失去理智的叛軍。
  無數衣衫襤褸的流民,湧到城下,手腳抓著那些弩箭向上爬。
  有的人被自己的箭釘死在墻角。
  血水湧出。
  後面的人卻仿佛看不見般,踩踏著前人的屍體,不斷向前。
  “沖啊!打破泗沘,大家就有吃的,否則統統餓死!”
  “要糧食,打破泗沘城!”
  “城裏有吃的,有熱飯熱菜!”
  各種蠱惑的聲音,在饑民中回蕩。
  這是宛如地獄般的慘景。
  崩崩崩~
  弩箭瘋狂的瀉向泗沘城。
  剛有唐兵士卒趁著間隙站起,想要射箭還擊,便被弩箭穿透胸膛。
  堅韌的衣甲也無法阻擋弩箭帶來的巨大勢能。
  身體像是紙糊的壹般,被撕成兩半
  城頭血雨迸濺。
  幾名唐軍士卒將燒得滾燙的開水從城頭澆下。
  哧啦聲響中,下方爬城的饑民被燙得皮開肉爛。
  壹股肉類被燙熟的異香,從城下蒸騰升起。
  然而這種味道,卻只讓唐軍覺得反胃。
  “金汁!快派人搜集金汁送上來。”
  “熱油沒了,水也快沒了!”
  “讓人去拆房子,這邊需要滾木和檑石!”
  唐軍城頭,此起彼伏的傳來沙啞的呼喊聲。
  城下亂軍中,有壹雙冷靜如冰雪般的眼睛,靜靜的註視著壹切。
  就像是個局外人。
  無論兩邊的人死傷多少,死狀有多慘烈,都不能打動這雙眼睛分毫。
  “沙咤將軍,前方將士說,已經筋疲力盡了,請求休息。”
  壹名傳令兵,跪在沙咤相如面前。
  沙咤相如黝黑的臉龐,不見壹絲情緒波動,只是壹瞬不移的註視著泗沘城頭。
  緩緩道:“傳我命令,有敢言退者,殺!將領死了,副將上,副將死了,營長上,營長死了,隊長上。
  不攻破泗沘城,絕不收兵。”
  “是!”
  傳令的兵卒額頭上的汗水滾落下來。
  只有他才知道,在這半年裏,沙咤相如收了多少亂軍和饑民,又從中挑選出過去百濟的兵卒加以整訓。
  這支軍隊,是百濟最後的力量了。
  若這支混雜在饑民中的真正精銳打光了,百濟,還有誰可以力挽狂瀾?
  “還不快去?”
  沙咤相如威嚴的聲音在頭頂響起。
  小兵壹個激靈,慌忙爬起來去傳令。
  剛剛跑到壹半,陡然聽到壹聲巨響。
  小兵擡頭,看到他畢生難忘的壹幕——
  泗沘城的大門,打開了!
  難道……
  我們贏了?
  我們打下故都城了?
  小兵心中的狂喜剛剛升起,就聽到山崩海嘯般的呼喊。
  從洞開的泗沘城大門,在初晨的雪白陽光下,壹支全身披著明光甲的大唐鐵騎,伴隨著隆隆巨響,筆直沖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