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

庚新

歷史軍事

炎熱的天氣,已經持續半個多月。 傍晚時壹場突如其來的瓢潑大雨,非但沒有驅走炎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十章 撿漏

大唐不良人 by 庚新

2021-9-6 21:46

  數日之後,蘇大為壹行船隊,終於有驚無險的穿過對馬島,沿著半島的海岸線,自熊津江入泗沘城,返回熊津都督府。
  去的時候,蘇大為的船上載滿了唐軍將士。
  這次回來,卻人丁稀少。
  身邊除了崔器和婁師德二將,就只有百十名親衛,以及數百倭人船工。
  在這些船上,載著的大部都是自倭國的戰利器。
  除了各色金銀寶貨,倭國的壹些鮫漆、珍珠、野參,並及倭王室儲藏的珍寶字畫古董等等,凡是稍微能看上眼的,能帶走的,統統帶走。
  這些戰利品,在百濟短暫停留後,將隨著蘇大為新的奏折,壹起呈交給大唐皇帝陛下。
  相信李治看到這些繳獲,心情壹定會開心不少。
  除了文物書藏珍寶,最珍貴的當屬倭國鎮國三神器之壹的——八咫鏡。
  傳說倭國的三神器乃是天叢雲劍、八咫鏡以及勾玉。
  現在勾玉據說在神道教手中。
  天叢雲劍“下落不明”。
  至於八咫鏡,則壹直貢在築紫的倭王宮中。
  蘇大為這次順手就取了。
  作為征服倭國的象征,將壹並呈送給大唐皇帝李治。
  除了這些,最珍貴的戰利品當屬壹網打盡的倭國王室。
  自倭王高市以下,中大兄這些王族貴戚,壹個不曾走脫,皆為階下之囚。
  他們也會隨著隊伍壹起被送往大唐,成為李治誇耀大唐武功,告慰列祖列宗的“成績”。
  據說去年蘇定方征服百濟時,將百濟王族送回洛陽,經過洛陽城門獻俘,令各國使節並洛陽百姓觀看。
  壹時間,李治龍顏大悅。
  這次把倭王他們押送回去,這樣的儀式想必可以梅開二度。
  李治應該會開心吧。
  唯壹不太妙的就是那個倭王高市身體不怎麽好,之前好像被氣得夠嗆,壹直在咳嗽沒好。
  這次看到王宮寶物還有神器八咫鏡都被裝船要送往大唐,又氣得嘔了血,也不知能撐多久。
  希望他能活著見到李治。
  蘇大為收起這些雜念,從船上下來時,第壹眼看到壹臉喜意的阿史那道真。
  還有大笑迎上的蘇慶節。
  “阿彌!”
  “獅子,道真。”
  蘇大為剛喊了壹聲,熱情的阿史那道真已經撲上來,要給他壹個熊抱。
  結果被蘇大為壹臉嫌棄的推開。
  別鬧。
  現在怎麽說也是大唐熊津都督了,能當著這麽多人面跟妳擁抱?
  基友歸基友,但是哥們不好這壹口的。
  這個念頭剛起,轉眼間,被趕上來的蘇慶節,結實的給抱住。
  蘇大為翻了翻白眼,無語望天。
  “獅子,我數三下妳放手,不然我可能控制不住。”
  “噓,阿彌,妳快點跟我來,有人在等妳。”
  “誰?”
  蘇大為心中壹動,感覺蘇慶節話裏的信息量很大。
  有人在等我。
  但卻不能宣揚,要搞得這麽神秘,還要用悄悄話的方式。
  莫非是聶蘇讓獅子傳話?
  可是聶蘇不就在人群裏嗎?
  小蘇那眼神直勾勾的盯著自己,咳咳,何必再通過獅子傳話?
  “劉仁軌,對了劉仁軌呢?怎麽不見他。”
  “他也在等妳,有很重要的事,妳跟我來,不要聲張。”
  蘇慶節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又若無其事的放開。
  蘇大為看了看壹臉樂呵,笑得從帥哥變成猥瑣男的阿史那道真,再看看壹臉淡然的蘇慶節。
  微壹沈吟,安排身邊崔器和婁師德主持俘虜和搬運戰利品,自己跟著蘇慶節和阿史那道真,移步向泗沘城內。
  路過歡迎人群的時候,聶蘇向前幾步,想是要上來和蘇大為相見。
  壹別半年,聶蘇的臉清減了許多,她站在人群裏,衣衫都像是有些承托不住。
  壹陣風吹得衣裙飄舞,有種弱不禁風之感。
  蘇大為心裏莫名壹痛。
  但此時人多眼雜,卻是不便顧及耳女情長。
  他向佇在人群裏,向自己欲言又止,想上來,卻又強行忍住的聶蘇點點頭,拉過阿史那道真,在他耳邊交代幾句。
  這才跟著蘇慶節,去往都督府。
  走進都督府,蘇大為發現這裏的氣氛明顯透著緊張。
  與之前在巷口的歡快氣氛,截然不同。
  到這時,蘇大為才有空向蘇慶節道:“獅子,究竟是誰要見我?劉仁軌呢?呃,該不會是妳阿耶……”
  “妳想哪去了。”
  蘇慶節擺了擺手,頭也不回的道:“吐蕃那邊又鬧了起來,我阿耶現在應該已經在趕去的路上。”
  蘇大為頗有些感慨的點點頭:“蘇總管現在也真是忙碌,倒處都要用兵,都需要他去救火,他這年紀……”
  “誰說不是呢,但我勸他,他又總是不聽,總說什麽大丈夫馬革裹屍,他打了壹輩子仗,如果閑在家裏反而會悶出病來。”
  蘇大為苦笑著點頭,蘇定方確定是“癡”,癡於兵法,打了壹輩子仗,又被雪藏了那麽多年。
  只要他能動,就願意馬不停蹄的征戰四方,仿佛要把他被雪藏耽擱的那些年,全都追回來。
  唉,歷史上,好像蘇定方就是在西域那邊,病逝於軍中。
  好像也沒幾年了。
  這麽壹想,蘇大為心中不由有些隱隱擔心起來。
  說話間,兩人邁入都督府的議事廳,迎面看到劉仁軌正佇立在壹側,垂手低頭,好像在聆聽著教誨。
  蘇大為壹見之下,大為驚奇。
  劉仁軌現在早已因功被李治封為檢校帶方刺史。
  說起劉仁軌被封賞,還有壹件趣事。
  此次劉仁願回京敘職,李治見到他遞的折子十分驚奇:“妳本是武將,但這次寫來奏表文書,寫得非常得體,這是怎麽做到的?”
  劉仁願回道:“這是劉仁軌指點我寫的,不是我能寫出來的。”
  李治由此贊賞二人,除了封賞劉仁願之功,也同時破格提拔劉仁軌。
  將他從待罪的白身,正式任命為帶方州刺史,並在長安賞賜壹座宅院,加賜其家屬。
  從白身到帶方州刺史,壹躍跨過六級官階。
  可見簡在帝心,李治欣賞劉仁軌,今後必是要重用的了。
  蘇大為不在百濟時,劉仁軌就是唐軍在這裏的大將首領。
  如今他卻要垂手侍立在壹旁,堂上背對著大門,站著壹位老人,究竟是什麽人?
  蘇大為訝然擡頭,卻聽得壹聲咳嗽,背手面向壁上字畫的壹位身著常服,頭發花白的老人,恰在此時回頭。
  雙方目光壹碰,都是壹臉驚訝。
  蘇大為的眼中,寫滿了吃驚和意外。
  那老者,先是壹驚,接著哈哈大笑起來。
  笑容裏帶著幾分暢意,笑容裏透著幾分狡黠和得意。
  雙手插腰的大唐兵部尚書李勣,大笑著向蘇大為走過來:“阿彌,沒想到吧,老夫親自來百濟了。”
  “英國公……您這是唱得哪出啊?”
  蘇大為的臉色壹垮。
  心裏說不出的膩歪。
  這壹刻,他猛地想起當年在尉遲恭的葬禮上,李勣曾私下與自己談話,提及要對遼東用兵。
  當時是想用蘇大為為將。
  但是卻被蘇大為所拒絕。
  誰知老天這麽會開玩笑,李勣想征遼東,卻壹直沒機會抽身。
  而蘇大為當時並不想從軍,卻陰差陽錯,早早奔赴遼東,前往百濟,並做出許多事來。
  世事如棋,造化無常。
  這壹眼看到李勣這個老頑童般,帶著三分戲謔,三分得意的神情。
  頓時勾起許多前塵往事。
  “英國公,您貴為兵部尚書,不坐鎮長安,怎麽千裏迢迢跑來百濟了!”
  蘇大為頗有幾分不滿的道。
  “好妳個蘇大為,全大唐,也只有妳敢這麽跟我說話了,怎麽,不歡迎老夫不成?”
  李勣手撫著花白的胡須,故做生氣道:“蘇定方來得,偏我李勣來不得?”
  說著,他又哼了哼鼻子,頗有些傲驕的道:“老夫壹生征戰無數,論用兵,不見得比蘇定方差,如今他丟下遼東這個爛攤子,若不想之前的心血付之東流,除去老夫,誰人可以善後?”
  這話說出來,蘇大為壹時啞口無言。
  李勣這話,沒毛病。
  雖然不像蘇定方那麽多滅國的戰績,但李勣也是公認的兵法大家,大唐名將。
  唐軍中,現在能有指揮大兵團,數十萬兵作戰能力的人。
  除了蘇定方,只有李勣壹人。
  其余的諸將,或許能獨擋壹面,但在滅國級的戰役指揮上,在大戰略格局上,就遠不如此二人。
  眼見蘇大為被自己的話給拿住了,李勣兩眼瞇起,臉上露出老謀深算的笑意:“有時候啊,這人,還得信命,有道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蘇定方之前征百濟是不錯,但是打高句麗,就差了少許。
  現在輪到老夫出手,高句麗就蹦噠不了幾天了。”
  壹聽他這話,蘇大為實在忍不住,心裏多少有些不忿他貶低蘇定方,擡高自己,那種裝逼勁兒。
  “英國公,蘇總管做不到的事,您老話別說這麽滿。”
  “妳莫非還不知道?”
  李勣手撫長須,眼中精芒壹閃:“泉蓋蘇文不行了。”
  不行了,有很多種解讀。
  但是在此刻,在這裏,只可能有壹種意思。
  蘇大為心中壹突,脫口道:“泉蓋蘇文快要死了?”
  “是啊,這不是妳那邊……”
  李勣只說半句,頓時收口。
  都察寺的情報系統,他知,李治知,蘇大為自然也知。
  可是現在在場的還有劉仁軌和蘇慶節,這兩人級別不夠,卻是不能透露的。
  說來也是烏龍。
  蘇大為留在百濟和半島的都察寺細作,從種種信息情報中,推斷出泉蓋蘇文命在旦夕。
  而蘇大為因為在倭島九州征戰,反而錯過了這個消息。
  難怪李勣說什麽信命。
  他這命還真不是壹般的好。
  老天把泉蓋蘇文要死的這壹重大機遇砸在他的面前,等於白撿壹滅國大功。
  難怪這老家夥不顧身子骨,千裏迢迢也要趕來遼東。
  敢情他是來撿漏來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