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爭魏

蒼穹之魚

歷史軍事

魏青龍二年。
蜀丞相諸葛亮十萬大軍出斜谷、越秦嶺,進討渭南,魏大都督司馬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八十三章 風起

爭魏 by 蒼穹之魚

2023-5-14 20:35

  賈充剛入司馬府,沒想到有人比他還先壹步。
  揚烈將軍王渾正與司馬炎商談。
  王渾、王濬帶著數萬中軍返回洛陽,當即受到司馬昭的重賞和重用。
  “參見晉王、世子。”賈充拱手道。
  “公勿多禮,入座。”司馬炎擡手示意。
  斜躺在榻上的司馬昭眼皮子動了動。
  封王之後,司馬昭的氣色又好了幾分。
  曹魏只剩下壹張皮,滿堂公卿皆是晉臣。
  中原沒有壹處動蕩。
  連鐘會都低調了許多。
  “公先看此信。”司馬炎將壹封信遞給賈充。
  賈充看了之後壹楞,沒想到在淮南之事上,也有人捷足先登。
  淮北監軍王琛上表,石苞不僅跟鐘會密信往來頻繁,還跟東吳有聯系……
  賈充瞬間就知道王渾為何在此,王琛也是太原王氏出身。
  出身高門的人,自然看不上門第低下的人。
  淮北監軍這個職位原本也是監督兩淮的,王琛參奏石苞完全在情理之中,也是職責所在。
  “公意下如何呀?”司馬炎背負雙手,長發飄灑。
  賈充望了壹眼似乎睡著的司馬昭,“石苞乃老臣,壹向忠心耿耿,當不至於勾結東吳和鐘會。”
  “欽天監近日夜觀天象蔔得南方有大兵起,公以為應在何處?”司馬炎壹聲又壹聲的“公”,讓賈充心中舒泰了不少。
  南方,無非就是淮南或者荊州。
  近些年,州泰也聲名鵲起,不過州泰沒有石苞這麽多子侄,而且名聲也不錯。
  司馬家的先例在前,子侄太優秀也不是壹件好事。
  “當應在淮北!”賈充思來想去,還是將聽到的童謠隱去。
  這句童謠從他嘴裏說出已經不合適了。
  既然有人沖在前面,他也就不必這麽著急,童謠遲早會傳入這間殿堂之中。
  石苞做過車夫,還賣過鐵,販夫走卒說的就是他。
  中原士族當然會排擠他。
  “鐘會……”司馬昭忽然說話,帶著壹串鼻音,仿佛是在嘆息。
  “鐘會他日必反,大王務必當心!”王渾當然不會放過這麽好的機會。
  事情也是明擺著的。
  司馬昭馮颯大敗,鐘會全軍而還,兩人之間就是遲早的事。
  “淮北四面被圍,鐘會不足為慮也!”自從司馬昭封王之後,司馬炎就異常活躍,在朝上安插親信。
  司馬昭身體壹直時好時壞,也就任其為之。
  不過這半年以來,真正服侍他的人是另壹個兒子司馬攸。
  比起司馬炎,司馬攸性格更穩重,溫和聰慧,為人至孝,司馬師病逝時,攸年十歲,哀動左右,為士族稱頌。
  孝名在這時代本身就是壹項政治資本。
  司馬昭的江山是來自於司馬師,沒有司馬師,司馬家也不會有今日。
  司馬攸過繼給司馬師,又具有了第二項政治資本。
  當然,這壹切都只是在司馬昭心中壹閃而過,亂世之中,立長立賢。
  司馬炎嫡長子的身份就壓過了司馬攸所有名分。
  “誠如公閭所言,仲容必叛我家,爾等勿多言,定是士季離間之計也!”司馬昭對鐘會太了解了。
  他的長處不在統兵征戰,而在於陰謀詭計。
  司馬昭下了斷言,其他人也就不多說什麽。
  “給鐘會去信壹封,若回洛陽,壹切如故。”司馬昭咳嗽了壹聲,想起昔日與鐘會的情分,唏噓不已。
  南安豲道。
  劉珩、孫陽、張輔慚愧的單膝跪在楊崢面前,“臣等無能!”
  城池都歸秦國,但城池之外,就不是秦國說了算。
  南安當年是鄧艾的老巢,經營多年,塢堡壹片壹片的,都是建造在形要之地。
  豪強們耕戰自守,壹處塢堡就是壹處府兵。
  堡民為了守土,自然人人玩命,全民皆兵。
  河北田疇就是如此,率舉宗族他附從數百人,入徐無山中,營深險平敞地而居,躬耕以養父母。百姓歸之,數年間至五千余家。
  曹操征伐烏桓時,對他客客氣氣,用他為向導。
  歷史上,鄧艾修建的塢堡在抵禦胡人南下時,起到了重要防禦作用。
  “起來吧。”楊崢也沒太在意這次小小的失利,劉珩就是壹個猛打猛沖之人,放在這樣的戰場上有些不合適。
  秦軍要攻破的不僅僅是塢堡,而是自漢代以來,豪強建立土地、蔭戶之間的秩序。
  南安有四十三座塢堡,壹個塢堡小則五六百兵力,大則兩三千,四十三座,將近六萬多的兵力!
  真壹個個的打,秦軍必然傷亡慘重。
  壹個南安郡就能拿出六萬兵力!可見雍涼並非真的缺人,而是很多人口不在戶籍上。
  有這種實力,也就不奇怪隴右豪強為何這麽底氣十足的揭竿而起了。
  這還只是壹個南安,還有隴西、天水,尤其是天水,人口大戶,從司馬懿出任雍糧都督時,便是隴右的核心所在,秦國也是在此地崛起的……
  現在,若是平定整個隴右,增加三四十萬的人口輕輕松松!
  以前覺得杜預提出的蜀中蔭口兩百四十萬有些誇張,現在看來,還是低估了。
  偌大的蜀中才兩三百萬的人口不及後世壹個地級市,有些說不過去了。
  不過現在最棘手的問題是怎麽攻破豪強們的烏龜殼。
  總不能拿大炮轟吧?
  楊崢盯著山頭上壹座雄偉塢堡,張牙舞爪的,圍墻環繞,前後開門,望樓、角樓、箭樓壹應俱全,前後門還修了甕城……
  仿佛壹個長了七八個腦袋的怪胎,既怪異又生猛。
  眼下剛剛秋收,塢堡裏面有吃有喝,圍困也不是長久之法。
  耗下去,最先倒黴的還是楊崢自己。
  攻城之法無非水火。
  這季節水是不可能的了,那麽只有火。
  這種仗不需要什麽兵法韜略,就壹座壹座的平推就完了。
  以現在秦國的實力,完全可以效仿司馬家的泰山壓頂!
  “燒城!”楊崢眼中冒著火星。
  “什麽?”劉珩沒聽清楚。
  龐青、張輔、孫陽也壹臉的愕然。
  楊崢苦笑,殺人放火,這幫書生都不專業,還是要自己來,“征集金城、安定百姓,伐秦嶺之木,給孤壹座壹座的燒!”
  塢堡不是城池,也就壹個村鎮的規模,方圓兩三裏,堡上建築眾多,守軍密集,正可以火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