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爭魏

蒼穹之魚

歷史軍事

魏青龍二年。
蜀丞相諸葛亮十萬大軍出斜谷、越秦嶺,進討渭南,魏大都督司馬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十章 密信

爭魏 by 蒼穹之魚

2023-5-14 20:34

  聽到郭淮還活著,楊崢心中忍不住有些失望。
  夏侯霸卻異常興奮,楊崢立功,也等於他立功。
  若不是自己和鄧忠阻攔,姜維從容打掃戰場,夏侯霸和郭淮不死也要脫層皮。
  想到鄧忠,也不知道他怎麽樣了。
  這場勝利有些勉強,魏軍算上羌眾的傷亡,應該遠遠大於蜀軍。
  如果不是鄧忠正面扛住了虎步軍的進攻,自己也沒有多少機會。
  蜀軍給楊崢的感覺,並不想死戰。
  到了下午,各軍傷亡清點出來。
  夏侯霸最慘,連日圍困,無人解救,最後壹戰勉強看到希望,卻是個陷阱,前後傷亡壹千七百人,三千精銳登時去了大半。
  其次就是鄧忠,兩千步卒傷亡半數。
  冷兵器戰爭,傷亡五分之壹,便有全軍崩潰的危險,鄧忠軍卻死死扛住了。
  楊崢麾下羌人直接陣亡七百余,活下來的,也幾乎人人帶傷。
  武衛營老卒越來越少,當初四百余人,到了現在只剩下兩百四十三人。
  楊崢的心在滴血。
  有些東西終究是難以補充的。
  老卒們經歷過最殘酷的血戰,性情堅韌,鬥誌高昂,意誌頑強,最難得的是與楊崢心意相通,損失壹個便少壹個。
  傷亡最小的是郭淮,宿將就是宿將,幾乎參加了大部分對蜀國的戰事,虎步軍多少戰力,他壹看便知。
  昨日見蜀軍不戰而棄大營,便心生警惕,下令前鋒警惕。
  大火壹起,快速退出戰場。
  傷亡才三百余人。
  蜀軍留下的兩千余屍體,傷者都被他們帶走了。
  與駱谷大戰相比,現在也算是個勝利。
  雍涼之地需要鼓舞士氣。
  郭淮極具政治頭腦,大肆宣揚,楊崢和鄧忠都在嘉獎之列。
  夏侯霸被困多日,怨恨郭淮見死不救,現在又被燒傷,自然不會去參加郭淮的慶功宴。
  老大不去,楊崢自然也不能去。
  二人商議壹番,收斂了屍體,便打道回狄道城。
  “此番功勞盛大,朝廷少說頒個偏將軍。”經歷此戰,夏侯霸對楊崢更高看壹眼,說話的語氣都溫和多了。
  魏國偏將軍屬第五品,通常由皇帝或者大將軍拜授。
  高於校尉和裨將,低於雜號將軍。
  當年徐晃、張郃初從魏武,都曾任過此職,然後憑功升遷。
  曹魏素來對軍功非常看重,畢竟現在三國鼎立,需要大批優秀將領。
  徐質原本也只是軍中壹小卒,因其勇武,被郭淮擢為校尉。
  曹爽集團剛剛經歷駱谷慘敗,現在楊崢和夏侯霸的壹場小勝,堪稱雪中送炭,足以為他們挽回些顏面。
  楊崢心中歡喜,“多謝將軍,不過此次能擊退蜀賊,羌人首領姜伐野出力甚多。”
  楊崢原本是想為姜伐野請功。
  剛開了個頭,夏侯霸低聲提醒道:“此人……到時候妳賞賜些錢財就行了,若朝中有些人知道是妳為羌酋請功,麻煩不少。”
  麻煩?
  曹魏治夷,左手打壓,右手拉攏。
  雖然有時失之於光明,但手段高超,其中的分寸拿捏的非常好。
  軍中有羌卒,卻沒有夷將。
  當年王平在魏軍中,就是因為賨人身份而被排擠。
  據楊崢所知,這個時代的士大夫,頗為歧視夷人。
  羌人時叛時降,朝中自然不會輕易相信他們。
  楊崢大致想通了其中的門道,知道夏侯霸的善意,也就不再勉強,自己能不能拿到這個牙門將還是兩說。
  夏侯霸心情極好,連身上的燒傷也不顧了,又與楊崢說了許多話。
  何暉等將校看楊崢的眼神也不壹樣了。
  以前總有那麽壹絲嫉妒。
  現在則是敬重。
  行至狄道,還未入城,公孫甫已在城外迎接。
  神色有些焦急。
  楊崢向夏侯霸告罪壹聲,尋個私下之地說話。
  公孫甫從懷中掏出兩份竹簡。
  “大將軍在上,彌百拜,隴西向來寧和,楊崢猝來,雞犬不寧,前有羌人作亂,後有蜀賊入寇,隴西諸將受其挑唆,多有不睦,其人面忠,其心實奸,夏侯將軍為言語所惑,不能察之,崢遂變本加厲,暗結羌人,常懷董卓之誌!枹罕遍地腥膻,彌夜不能寐,憂心不已,書不盡言,望大將軍速斷……”
  看完信,楊崢不怒反笑。
  李彌這廝還真是老壽星上吊,嫌命太長了。
  原本想著若是枹罕有戰事,就讓他光榮殉國。
  沒想到羌人按兵不動,蜀軍只在洮水晃蕩。
  暗結羌人,常懷董卓之誌!
  這句話送上去,鄧飏李勝在旁邊添油加醋,曹爽會怎麽辦?
  就算不辦自己,這擊潰蜀軍的功勞,肯定也沒有了。
  第二份竹簡,內容大同小異,是送給郭淮的。
  李彌為了搞死自己,也算煞費苦心。
  這信寫的三分實、七分虛,上面若真派人下來查,壹見到枹罕城裏的羌人氐人,肯定就先入為主的信了。
  關鍵自己也不是真的幹凈。
  “這信寫的不錯。”楊崢忍不住誇贊幾句。
  公孫甫道:“前後三次六人,都被我們拿住,沒有走脫壹人。”
  “好。”楊崢松了壹口氣,李彌已經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了。
  哪怕放他走,他今天壹句暗結羌人,明天壹個常懷董卓之誌,傳出去自己還怎麽活?
  不過這廝倒也有些眼光。
  楊崢對前面的路並沒有清晰的規劃。
  暗結羌人,常懷董卓之誌,倒是指了壹條明路。
  想壯大自己,走中原的路子肯定是不行。
  沒有家世寸步難行。
  但羌人不會管什麽家世,素來敬重英雄豪傑。
  這次能擊退蜀人,其實最大的功勞在羌人。
  如果能像董卓、韓遂壹樣把他們統合起來,在這亂世裏,也就有了不受制於人的資本。
  即便到時候司馬氏篡了曹魏,想清算自己,也需要掂量掂量。
  “妳做的不錯,我這就去向夏侯將軍告辭壹聲。”
  夏侯霸本想留楊崢飲宴,但傷亡最大的就是狄道城的兵力,城中早有悲戚之聲,活下來的士卒也都是無精打采,這番光景,哪還有飲宴的心情?
  夏侯霸自己也是意興闌珊,也就沒有挽留。
  臨走時,送了楊崢不少錢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