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魏

蒼穹之魚

歷史軍事

魏青龍二年。
蜀丞相諸葛亮十萬大軍出斜谷、越秦嶺,進討渭南,魏大都督司馬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壹十四章 新城

爭魏 by 蒼穹之魚

2023-5-14 20:34

  “老夫建議開礦鑄五銖錢。”魯芝拱手道。
  五銖錢幾乎成了定式,曹魏流通的仍是五銖錢。
  楊崢望著沙盤上門源谷,此地正好位於祁連山重要關口大鬥拔谷之南,在軍事上的意義也非常重大,所以楊崢才會在此地設折沖府。
  有大銅礦在手,當然要鑄錢。
  楊崢大手壹揮,指著沙盤道:“不僅要鑄錢,還要在此地建壹城!牢牢掌控此地!另外,這些年,我們的私鹽、皮革、牲畜、戰馬賣的不錯,積石山也挖了不少金子,那就再設金曹司、鹽鐵司掌管貿易、儲備金銅、販賣私鹽,糧秣司興建倉庫、貯備糧草,武庫司儲備兵器甲胄軍械。”
  楊崢壹連設置四個新部門。
  這兩年還算風調雨順,屯田擴大,人口增多,鐵坊中的武器也堆積如山,有的還因管理不善而生銹。
  再這麽無序發展下去,遲早會出問題。
  以前都是魯芝、杜預兼任。
  但現在攤子越來越大,壹兩個人的精力始終是有限了。
  必須制度化。
  魯芝與杜預自然是支持的。
  涉及具體內務,衛瓘則保持距離,壹副事不關己模樣。
  “至於各司主事……”楊崢摸了摸下巴,“金曹司鹽鐵司由魯公兼理,蘇泓、公孫甫副之,武庫司則元凱兼任,至於糧秣司,還請伯玉協助壹二。”
  楊崢對衛瓘拱手。
  衛瓘壹楞,眼神飛快的晃動了壹下,最終還是點了點頭,“瓘領命。”
  這就是聰明人了,知道胳膊拗不過大腿。
  “不知新城叫什麽名字?”魯芝問道。
  楊崢望著沙盤,祁連山宛若遊龍,翻過去,就是開闊天空。
  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漢得祁連山,龍飛九五。
  新城南憑西海,北接祁連山,正是將來用武之地!
  “這座新城就叫祁連城!”
  新城。
  淮南的新城。
  毌丘儉領著千余騎兵沿淝水向南巡視。
  但壹路所見有些觸目驚心。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民百遺壹,念之斷人腸。
  當年魏武詩句中的情形又復現了。
  東興之戰,征發了揚州、豫州不少百姓運送輜重,全部斷送了。
  淝水、肥水,本該是肥沃之土,卻到處壹片荒涼,烏鴉老鷹在天空盤旋,野狼野狗出入草木之中,爭搶腐爛的屍體。
  遠處村莊全都坍塌,幾只狐兔墊著腳,通紅的眼珠遙望奔行中的騎兵。
  無論走到哪裏,總有壹股若有若無的惡臭縈繞周圍,揮之不去。
  壹兩聲野梟的叫聲從荒野中傳來,仿佛是惡鬼在低笑,令人脊骨生寒。
  毌丘儉蒼白的鬢發飄蕩在三月春風之中,他常以鳳鳥自比,而現在,這只高潔的鳳鳥卻置身鬼蜮之中。
  淮南精銳壹朝喪盡,淮南百姓也遭受池魚之殃。
  即便活下來,也是逃往青徐和兗豫。
  諸葛恪的北伐幾乎是板上釘釘之事。
  東興堤掌握在吳軍手中,那麽淝水的水位就由他們掌控,屆時吳軍大船趁水而來……
  揚州窮破至此,又如何抵擋士氣正盛的吳軍?
  毌丘儉的心情不禁沈落下來。
  新城之中,到處都是大敗後的潰軍、傷兵,還有胡遵遺棄的新軍。
  壹個個垂頭喪氣,宛如行屍走肉。
  如今的形勢,只要是人,毌丘儉都要爭取壹下,“吳人將卷土重來,爾等可敢再戰!”
  沒有壹個人敢回話,甚至沒有壹個人敢正視毌丘儉的目光。
  東興之戰帶給他們的陰影實在太大了。
  而且這場大戰的失敗,也不是士卒不用命、不勇敢。
  很多人都心冷了。
  “妳們這群懦夫!”毌丘儉之孫毌丘重揮動馬鞭怒聲道。
  “不可如此。”毌丘儉制止了毌丘重,語氣溫和,“他們為國爭殺,赴湯蹈火,東興之敗,責不在他們,找些大夫為他們療傷,再熬些濃粥給他們。”
  幾句話,如春風拂過敗軍們的心坎。
  “可是毌丘君侯?”敗兵中忽然傳來壹道聲音。
  景初末年,毌丘儉配合司馬懿攻滅公孫淵,進封安邑侯。
  壹人顫巍巍的站起,眼神明亮,身上沾著的血,早已變成黑色,身周兩百多潰兵跟著他壹起站起。
  “妳是何人?”毌丘儉目光何等老辣,壹看他身上的傷口都在胸前,便知此人是血戰殺出,而且能得到這麽多人的擁護,必有過人之處。
  歷史洪流自有強大的慣性,歷史上新城守將張特正是毌丘儉提拔的。
  “小人馬隆馬孝興!”馬隆抱拳壹禮。
  兩年之前與令狐盛分別,他便有投毌丘儉之意,只是當初鬼使神差的被抓入許田之中,成了“青牛”。
  東興戰敗,馬隆前腳逃入居巢,吳軍後腳就殺來。
  居巢守將棄城而逃,馬隆也只能夾在人群之中逃散。
  壹路輾轉,逃入新城,心灰意冷,準備回到家鄉投泰山羊氏。
  世事磋磨,馬隆終究還是拜在毌丘儉面前。
  這時代有名有字的,至少是個讀書人。
  能文能武的讀書人,到哪裏都會受到重用。
  尤其是現在的毌丘儉,正是用人之際。
  “某且問妳,可敢再戰吳人?”毌丘儉鳳目泛光。
  “有何不敢?”馬隆壹臉從容。
  “好!”毌丘儉仰頭大笑,“今日起,升妳為校尉,這新城中的潰兵、青壯,妳能拉起多少,妳的部下就有多少人!糧草軍械,某隨後送來!”
  受盡苦難的馬隆終於見到壹絲亮光,心中熱血沸騰,喉間幾聲嗚咽。
  從什長升為校尉,天下間也只有毌丘君侯能有此魄力。
  士為知己者死!
  馬隆拱手下拜,“領命!”
  毌丘儉心情不錯,留毌丘重為新城守將,自引騎兵再去巡視其他城池,收容敗軍,整頓防務,調解兵吏將佐之間的矛盾,提拔大量如馬隆般忠誌勇武之人。
  淮人漸悅,人心歸附,士氣有所恢復。
  當年毌丘儉被明帝評為“有幹策”,如今之淮南,也只有他能力挽狂瀾。
  其後,毌丘儉置書廬江太守文欽,引為外援。
  淮南最後、也是最有戰鬥力的壹支部隊,正是廬江的文欽所部。
  毌丘儉壹向與文欽交好,文欽慨然應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