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魏

蒼穹之魚

歷史軍事

魏青龍二年。
蜀丞相諸葛亮十萬大軍出斜谷、越秦嶺,進討渭南,魏大都督司馬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五十九章 認同

爭魏 by 蒼穹之魚

2023-5-14 20:34

  規劃好折沖府之後,楊崢與魯芝親自壹個個實地巡視。
  西平郡在兩漢時,其實屬於金城郡。
  壹向戰爭的前沿。
  兩百年來羌胡之亂就沒斷過,幾乎每座城池都經歷過戰火的淬煉。
  沿湟水向東,沿黃河向北,很多廢棄的塢堡稍加修葺就可以用。
  而塢堡周圍大量的農田,剛剛被戰俘們耕種。
  “漢以金城郡名之,意為西方之鐵壁。經營此郡,向北挾制涼州,向東逼迫關中,向南則壓制隴右!”魯芝望著滾滾向北的黃河道。
  如果涼州像壹頭臥虎,則金城如同壹把匕首抵在猛虎柔軟的脖頸上。
  蒙恬以此地驅逐匈奴,霍去病以此地取河西四郡。
  所以金城不僅懸在武威脖頸的壹把刀,也是狄道頭頂上的壹把刀。
  捏住南面咽喉之地河關,枹罕與狄道就在刀鋒之下。
  如果楊崢想有所進取,則金城不可失。
  即便想退守,金城也是西平、西海的壹道屏障。
  是以,楊崢在此設五座折沖府。
  各城還有守軍。
  龔飛稚領三千親衛營步甲屯於黃河之東的重鎮榆中。
  張特領六千銳步營屯於允吾,接應四方。
  東面統制,有臨機決斷之權,理論上,金城郡的府兵守軍都可以調遣。
  魯芝帶著壹幫青營剛剛出山的少年丈量土地,主持分田事務。
  楊崢則接見宣義郎。
  對待他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子弟和孩子。
  大部分宣義郎都是漢人少年。
  但其中也不乏羌胡少年,睜著藍色、褐色、淡黃色的眸子看著自己。
  那眼神如同在看待父母壹般。
  而楊崢對他們不敢說有多好,但基本的需求都是超額的。
  食有肉,衣有裘,最有學問的人教他們讀書識字,最勇武的將士教他們武藝。
  若是有空閑,楊崢還會親自上課,講解華夏名將的赫赫功績。
  衛青、霍去病、趙充國、傅介子、班超、陳湯、馬援、竇憲、耿恭……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
  封狼居胥、燕然勒功、投筆從戎、蘇武牧羊、李廣射虎,十三將士歸玉門!
  漢書可以佐酒,令人不知不覺沈醉其中,大漢的猛人實在太多了,有時候楊崢自己都講的慷慨激昂,恨不能投身於那個壯懷激烈的時代。
  當然,其中也加了不少私貨。
  “重振華夏,復我神州!”望著這麽多雙幹凈的眼睛,八個字脫口而出!
  此刻起,各族的少年自動納入華夏之中。
  口號還是簡單壹些好。
  軍中百分九十九都是文盲和粗人,太文縐縐的口號他們記不住,也不理解。
  這八個字就方便多了。
  “重振華夏,復我神州!”少年們眼中燃著壹道道烈焰。
  連劉珩也情不自禁的吼了起來。
  待眾人熱情稍稍冷卻之後,楊崢道:“剛剛擴軍,諸族混雜,很多事不好做,若有困難,但說無妨。”
  “沒有困難!”壹個羌人少年帶頭吼了起來。
  羌胡其實都缺乏壹種身份認同。
  現在,楊崢給了他們!
  所以羌胡少年們,比漢家少年更為積極,也更為迫切。
  楊崢笑了兩聲,點點頭,“多難興邦,逸豫亡身,困難在所難免,永遠不可避免,有困難,就迎刃而上,克服它、戰勝它!”
  楊崢感覺自己都快成人生導師了,雞血打的自己都汗毛倒豎。
  但十五六歲的少年,缺乏的也正是這些。
  “唯!”少年宣義郎們向楊崢齊齊拱手。
  很快,“重振華夏,復我神州”八個字在軍中到處響起。
  壹個個羌胡士卒們眼中多了些東西。
  復我神州四個字,已經給了他們新的身份認同。
  這時代絕大多數的人,壹出生就如同奴隸,每天過的如牲畜壹般,忍饑挨餓,在無盡的絕望與痛苦中麻木的結束壹生。
  很少被當成人看待,有過人的尊嚴。
  這八個字,既賦予了他們使命,也給了他們尊嚴。
  禽獸尚會望月,更何況是人?
  即便是謊言,此刻也能在絕大多數人冰冷的心中打開壹道缺口,註入壹絲暖流。
  “古之戎狄,今為中國;古之裸人,今被朝服;古之露首,今冠章甫;古之跣跗,今履高舄。以盤石為沃田,以桀暴為良民,夷坎坷為平均,化不賓為齊民,非太平而何?”魯芝引經據典,貼滿大街小巷,城內城外。
  華夏先賢們早已經過了戎狄之辯。
  宣義使們以通俗語言註解之,羌胡士卒的最後心防也在溶解之中。
  楊崢令人把這段文字在治下各城中刻成石碑,以鼓勵羌胡們積極漢化。
  軍中民間壹齊抓,都不懈怠。
  “群山浩浩,河水滔滔,生民艱難,天下紛擾,烽煙四起,今我受召,鐵甲在身,長刀在腰,擂鼓陣陣,旌旗飄飄,萬眾壹心,地動山搖,同生共死,血染征袍,決勝沙場,討逆除暴!”
  不知何時起,壹首通俗易懂的歌謠在軍中響起。
  以西北流傳已久的民謠改編。
  既切中時弊,又充滿了恢弘激昂之氣。
  唱著唱著,壹股使命感油然而生。
  “此為何人所作?”楊崢大感興趣。
  親衛下去查訪壹番,很快就找到了人。
  居然是宣義郎龐青。
  壹個豐神俊朗眉眼如星辰的少年。
  也是宣義司最上進最優秀的宣義使。
  “屬、屬下壹時有感而發,未想軍中傳唱極廣,將、將軍恕罪!”龐青既激動又驚慌道。
  楊崢笑了起來,“爾非但無罪,反而有功!現擢其為宣義司副司丞。”
  有感而發,說明整個人都沈浸進去了。
  這正是宣義使的職責所在。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宣義宣義,首先宣的是自己,然後才能照亮別人。
  當此之時,但凡是有才能之人,楊崢壹向不吝提拔。
  龐青激動的無語倫次,“將、將軍、謝……”
  楊崢拍拍他的肩膀,“某的兒郎,將來都是要頂天立地的!”
  不止是龐青周圍所有人都被感染了,眼神壹個個亮如星辰。
  壹個蒸蒸日上的團體,自然有勃勃向上的生機。
  到處是機會。
  猛將出於卒伍,宰相起於州郡。
  既然這時代的士族人才不怎麽看得起自己,那就不妨自己培養!
  自己人也更為可靠。
  之乎者也這套,又不是什麽特別難的事情。
  再說天下有難事否?
  只怕有心人而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