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壹名

歷史軍事

  壹部貫穿抗戰、內戰、朝戰及臺海戰的故事,壹個辛酸而又悲愴的老兵經歷,壹段那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章 遼東(三)

by 最後壹名

2018-10-3 18:22

  火車到達遼陽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中午時分了。
  遼陽,這是遼東省的壹座古城;而遼東省,又是緊挨著朝鮮半島的壹個省份,是共產黨解放東北之後重新組建的東北六省中的壹個,省會在旅大市,這個省的東南方向上,隔著壹條長長的鴨綠江,江那面就是號稱為八千裏江山的朝鮮半島,也就是韓半島!
  當火車徐徐地駛入遼陽站的時候,整個站臺上站滿了手持著花束熱烈歡迎的人們,對於大家來說,這些從南方過來的部隊,才是大家真正的子弟兵,是為了保家衛國才會來到這裏,從遼陽往東南方向,也就兩百公裏之外就可以抵達鴨綠江邊了。
  劉興華親自帶著七十二軍先期到達的部分領導人員到火車站接車,張賢與他們六四三團第壹營第壹連的戰士們下車排著隊向站外走去,倒是與他們同乘壹個車廂而來的王大虎,在幾個人的簇擁之下,當先地去向劉興華報到,遠遠地張賢看著劉興華緊握著王大虎的手,那情景就好象是兩個人早就認識壹般。
  ※※※
  實際上,劉興華還真得認識這個王大虎,那還是在淮海戰役打得正激烈之時,襄河縱隊和幾個中野部隊包圍雙堆集,卻壹時啃不動黃維的十二兵團,無奈之下,華野部隊派出壹個縱隊過來幫忙,那壹戰,王大虎就與劉興華有過壹面之緣,但是在劉興華的印象裏,卻對王大虎手下的那個姓雷的團長比他這個師長還要深刻得多。
  第壹連排著整齊的隊伍走過來,連長邸玉寶和指導員走在最前面,張賢這個副連長卻是押陣著走在最後面,當第壹連就要通過站口的時候,張義出現在了那裏,他是隨著劉興華第壹批趕到的,其實誰都知道,張義是劉軍長的心腹,這也難怪,他本來就是劉興華壹手帶大的。張義正要與張賢、以及緊隨第壹連之後而來的營長夏陽等人寒喧的時候,便被劉興華叫了去,他只好和眾人說了壹聲,急忙趕了過去。
  張賢回過頭來,看到了劉興華正在向那個王大虎介紹著張義,想來,劉興華是想讓二壹五師的這位新師長,盡早地能夠掌握這個師的動向。在二壹五師裏,最了解情況的莫過於張義這個副團長了。
  張賢壹直在回頭張望著,想要找到雷霆的身影,但是卻壹直沒有找到,心下裏也不知道是喜還是憂,總有壹種莫名的忐忑。
  ※※※
  倒是熊三娃,比誰都要泰然自若。剛才在篷車的車廂裏,曹爽與王大虎都覺得熊三娃有些眼熟,卻又都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但是熊三娃卻快人快語,直截了當地提到了沂蒙,提到了整編十壹師,當然也提到了胡從俊和張賢,這兩個人才恍然大悟,這才想起來這個熊三娃原來是跟在張賢身邊的那個啞巴,說起前面的事,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大笑了起來,王大虎倒也幽默,用了壹個不打不相識的笑話來團結這個已然成為第壹連骨幹的俘虜兵,只是王大虎專門在問及張賢的時候,熊三娃看了眼張賢,告訴他們張師長已經在雙堆集戰場之上陣亡了。聽到這個消息,王大虎卻是沈默了良久,然後不無惋惜地道:“張賢真得是壹個將才,可惜了!……”他沒在再說下去,也許心裏面對這個老鄉還有壹點的好感。張賢聽到心裏,覺得暖乎乎的,突然之間就對這個王師長有了壹絲的好感。倒是那個不知深淺的曹爽,卻不以為然地道:“張賢那家夥真得是詭計多端,我們當初吃他的虧夠多的了,師長,要不是妳當時攔著我,我早就把他斃了!哼,他死了也好,與人民為敵,就不得好死!”這話,讓張賢聽著如同吃了壹坨屎壹樣得惡心,堵在胸口上不上不下,說不出來的難受。曹爽的話的確是直來直去,王大虎只是瞪了他壹眼,沒有答腔,但是熊三娃和王鵬等人卻不願意聽了,熊三娃當先地發起難來,反問著曹爽殺了多少中國人?反問著曹爽打死過多少日本鬼子?熊三娃的那張嘴本來就十分利害,再加上與張賢呆得時間那麽長,耳濡目染,懂得的道理也不少,幾句話之後,便將曹爽問得張口結舌,要不是王大虎出面打著圓場,險些下不了臺來。不過,通過這壹件事,倒是讓王大虎與曹爽知道了熊三娃的不好惹,後來又聽說原來熊三娃是熊政委的兒子,自然得要另眼相看的。
  這壹次與王大虎的相逢,張賢最想知道的就是雷霆的消息,可是又不能無緣無故地問起來,看壹看後面的人都已經走了出來,並不見雷霆的影子,也許這壹次到七十二軍來的只是王大虎和曹爽這幾個人,並沒有雷霆。想到這裏的時候,張賢明知道這是自欺欺人,但是也有些放心了下來。再回頭看看王大虎,已經在張義的引領之下,坐上了專門接他的吉普車,張義也坐了進去,那兩個人壹定會有很多的話說的,到時候還是從張義的嘴裏問些事情出來得好。
  夏陽已經在安排著大家坐上敞篷的大卡車了,這些卡車卻與當初七十二軍的軍用卡車不同,幾乎是壹色蘇聯造的嘎子車,雖然他們到了遼陽,但是為了不擾民,他們的軍營卻是被安排在了遼陽的郊外。
  ※※※
  新中國的第壹個國慶節剛剛過去,對於身處北京的領導人來說,已然沒有了那種剛剛建國時的喜悅,代之而來的是新中國周圍危機四伏的環境,朝鮮戰爭的陰雲已然滾滾而來,金日成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反擊之下,朝鮮人民軍在朝鮮半島南部地區全面的潰敗下來,這比他們剛剛攻過三八線的時候,速度還要快。
  但是,在北京的中共中央的領導人們,還在為是否出兵援助朝鮮的金日成而各持己見,喋喋不休地爭論著,倒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領袖的斯大林,心急如焚不停地在催促著中國出兵,為此,中共中央也派出周恩來總理趕赴莫斯科與其商討出兵朝鮮的事宜。十月四日,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彭德懷將軍奉命進京,十月七日,果然不出所料,麥克阿瑟指揮著聯合國軍不顧中國壹而再,再而三的警告,乘勝追擊著越過了三八線,向平壤推進。金日成這才知道自己是捅了馬蜂窩,這個時候才想到了中國,急急忙忙地向北京方面救援。
  與此同時,美國的飛機也肆無忌憚地呼嘯北上,轟炸著朝鮮方面的潰兵和軍事設施,更有膽大的空軍飛行員飛過了鴨綠江,把炸彈丟到了中國的領土之上,轟炸了與朝鮮壹水之隔的安東文物市場。便也是這麽美國這麽壹個陰差陽錯的愚蠢舉動,直接倒至讓北京方面作出了出兵朝鮮的決定。十月八日,中共中央在政治局的擴大會議上,最終由毛澤東決定介入朝鮮戰爭。
  ※※※
  毛澤東的理由十分充分,那就是聯合國軍在朝鮮的軍事行動,已經令中國領土安全受到了十分嚴重的威脅,壹旦朝鮮被擊敗,就算是統壹的韓國,也定然會成為美國的傀儡,那樣將會更加直接地威脅到新中國的國家利益。許多人都擔心,無拘無束的麥克阿瑟將軍,說不定壹時沖動起來,在取得整個朝鮮半島之後,還會繼續向北進軍,那麽肯定會直接威脅到共產黨在中國大陸的政權;即使美軍不襲擊中國,壹個與中國有上千公裏邊界線的國度與中國為敵,那麽中國的東北地區將永無寧日,而東北地區,正是新中國工業的基礎,是國家的重中之重,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奪得天下,有壹大半的原因就是占據了東北。另個,朝鮮亡國之後,金日成定然要在中國東北地區設立流亡政府,這是對親中國最為不利的,因為這樣將為美國侵犯中國東北提供強有力的借口。還有壹條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由於美軍進入臺灣海峽,迫使共產黨只好放棄擬定好準備舉行的攻打臺灣的渡海戰役,這讓毛澤東等共產黨的領袖們直接感受到了來自美國的威脅。
  既然如此,與其以後有可能拖到中國國內來與美國或者這些帝國主義勢力交戰,讓戰火再壹次燒遍苦難以久的中國大地,那就還不如趁早把戰爭堵在國門之外,便是犧牲再多的戰士,犧牲再多的人員,如果能夠達到這個目的,也是十分值得的!怎麽來看,在朝鮮來打,怎麽也要比在國內來打,對於中國的損失要少得多得多!
  中央的決定壹旦達成,便馬上行動了起來,首先研究的是以什麽樣的名義來出兵?初步擬定的是叫做“支援軍”,但是以這個名義派出國去,很容易讓人認為這是中國對美國的宣戰。按照大家的想法,還是只希望這場戰爭局限在朝鮮半島,並不希望燒大起來。於是有人提出改名為中國人民誌願軍,並且可以使用完全不同的番號,表示到朝鮮打仗,不是中國跟美國宣戰,而是人民誌願支援朝鮮。於是,這個名稱很快便得到了領袖們的同意。的確如大家所想的壹樣,戰爭初期,中國人民誌願軍這壹名稱,的確令聯合國軍誤以為這不過是壹只小規模的誌願者的隊伍,後來,雖然弄清楚了這也是成建制的正規部隊後,也願意承認“誌願軍”這壹名稱,大家都希望把戰爭限制在朝鮮半島,以避免戰爭的升級。
  ※※※
  中國人民誌願軍第壹批部隊便是東北邊防軍改名而成的,七十二軍也赫然在列。
  馬上,中共中央任命彭德懷將軍為中國人民誌願軍的總司令兼政治委員,鄧華將軍為副司令和副政委,洪學智和韓先楚為副司令員,解方為參謀長。
  而對於廣大的誌願軍戰士們來說,在中共中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號召之下,表現得卻是積極熱枕的,對於這兩年經歷了太多勝利的勝利者們,很多人還不知道什麽是失敗,什麽是痛苦,他們堅定地相信,只要是跟著共產黨,在黨的指揮之下,就沒有推不倒的山,就沒有打不勝的仗!所以,人們的熱火高漲著,根本沒有意識到那個異域的國度裏,將會是怎樣的流淌著腥紅的血、燃燒著熊熊的火!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