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壹名

歷史軍事

  壹部貫穿抗戰、內戰、朝戰及臺海戰的故事,壹個辛酸而又悲愴的老兵經歷,壹段那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前言

by 最後壹名

2018-10-3 18:21

  寫這部小說完全是我的壹個意外,那些天壹直在研讀中國現代史,其中在鳳凰網看到過壹篇關於戰俘的文章,與美國相比,中國的戰俘實在是太可憐了。從戰俘著手,看了壹部分朝戰時的中國戰俘,然後又往回倒到解放戰爭,忽然發現解放軍裏原來有如此多的國軍戰俘,於是又開始研究起國軍來,抱著客觀的態度,我從抗日戰爭看到了敗逃臺灣,也在探究國軍失敗的原因。
  在抗戰這段歷史中,我忽然發現自己被欺騙了。
  作為壹個客觀的現代人,我們有權了解七十年前的抗戰真相,給我們的英雄正名。誠然,我們是生活在紅旗下的壹代人,但我們從小在課本上學到的那段抗戰史竟然是殘缺的。請看看如下的壹堆數據,這是日本人的數據,這個數據肯定是不準確的,但是畢竟能代表些什麽:
  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4日,日本陸軍在中國大陸地區(不含滿洲、臺灣、緬甸和印度),共被擊斃385,200多人;壹說為44萬人(日本厚生省公布,1964年)
  其中被國民政府軍擊斃的約為310,000人;
  美國及其它盟國炸死的約為66,700人;
  八路軍、新四軍殲滅的8,000余人,其中包含在上述時期(不含1945年8月15日以後),八路軍、新四軍俘虜日軍746人。
  這只是日軍的傷亡。再看看我方:
  抗日戰爭中,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地方遊擊隊在敵後戰場“收復”國土100余萬平方公裏,“解放”人口1.2億人。抗日戰爭後,八路軍、新四軍從10萬不到發展到120余萬人,抗日戰爭中損失師級以上軍官1人。
  抗日戰爭中,國民政府領導下的國民革命軍陸軍傷亡、失蹤約321萬人,空軍陣亡4321人、損失戰機2468架,海軍幾乎全滅。抗日戰爭後,國軍從大約500萬減至100萬左右,抗日戰爭中損失師級以上軍官73人。
  我舉出這些數字可能是不準確的,但是在我們所學到的歷史中,並沒有給出更加權威的數字來,那我也就姑且將之信以為真。
  我列舉以上的數據,並不是為了貶低誰褒揚誰,歷史自有定論。許多人都能說出那個抗戰中犧牲的八路軍師級以上的幹部,他是左權;卻又有幾個人能說出國民黨那犧牲的73名師以上英雄的哪怕是十分之壹呢?
  其實,國軍也是抗戰的中流砥柱,雖然我們曾是那樣地宣傳他的腐敗無能,雖然我們也痛心疾首地恨之敗潰如水,雖然還有花園口、重慶隧道、長沙大火三大悲劇,雖然還有50多萬國軍失節投敵,但這些終還是不能抹殺他們應有的功績。胡主席在抗戰勝利六十周年紀念會上,提到國民黨在正面戰場,共產黨在敵後戰場,都為抗戰的勝利作出了貢獻。這應該是迄今為止,我們黨的領導人第壹次對國民黨抗戰的肯定,也是對歷史的尊重。只是不知道,什麽時候,我們的下壹代們能夠學到壹個客觀而又真實的抗戰史。
  中華民族是不屈的民族,是英雄輩出的民族,但我們的英雄卻經常被我們忘記。我看到新壹軍廣州墓地因市區規劃而面臨推倒,又看到十壹師石牌保衛戰在宜昌的墓地也因三峽而成了小學校區,還有近期發現在巴新的抗戰戰俘墓,那些遺骨還流落異國,總是不由得淚流滿面。
  是呵,生活在祖父那個年代的人是不幸的,他們趕上了中國最後的那幾場戰爭;而我們的父輩也趕上了動亂的年代,作為壹個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我們應該是第壹批的幸福後輩,就是這樣,也已經讓我們忘記了太多太多優良的傳統。歷史走得還不是太遠,真實終將顯現。
  ※※※
  在這部小說中,我試圖以壹個國軍的角度來看待那幾場戰爭,以壹個俘虜的態度來詮釋生命之意。可能觀點有些偏頗之處,還請觀者見諒,當然,我還是力求客觀。
  這世上最脆弱的其實是人,最堅強的其實也是人,而作為壹個兵,正好把這種脆弱與堅強合二為壹,所以我的這部小說裏,主人公終不會成為大將,也不會YY得偏離史實,他也有大起大落,但始終不過壹個兵而已。

  我們不是英雄,
  卻勝似英雄;
  炮火再猛,
  也要向前沖;
  硝煙的戰場,
  只有血雨腥風!
  刀光閃,槍聲隆,
  不過是霜雪天裏任從容。
  鄉關漫漫無覓處,
  鐵馬金戈壹夢中;
  殘夜盡,
  旭日東
  軍歌嘹亮貫長虹!
  征南征北驅東虜,
  鴨綠江外看碧空。
  逝去了脆弱的生命,
  換取渴望,
  妳可曾懂?
【第壹卷 抗日風雲】
  “我最親愛的祖國,為了妳,我會負出壹切,只要是能把侵略者趕走,我寧願為此獻出生命!”
  “那個時候我已經死了,在這場戰爭中,大概所有軍人都會死的。”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