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征罰抵充罪
大唐官 by 幸運的蘇拉
2019-5-20 19:44
而此刻,看著五個形狀各異的泥丸,自檐子裏走出來的僧人們各個腳軟,跌倒在地,說不出話來。
堂上的明妙更是汗流浹背,趴在席上,如條待宰的死魚。
“五人五樣,這表明這常住金根本就是子虛烏有,是爾等捏造出來,誣陷前任主事明玄的!”高嶽回身,將阿蘭陀寺常住物什文簿擲下,厲聲呵斥道。
席位上幹瘦的明玄則擡起滿是血跡的臉來,暢暢快快長舒口氣,接著禁不住潸然淚下:偷竊常住金的指控纏繞他近年,在寺中根本無人理睬他,坊間之人看他的目光也多帶輕蔑不齒。
而今終於撥開雲霧,見得青天了。
“還請孔目寬恕則個。”明妙此刻哀聲求道。
重新坐回堂上的高嶽便問他:“為何要誣陷明玄?”
“性情不合......”明妙面無人色,結結巴巴回答說,院子裏的幾位僧人也隨聲附和。
那邊明玄也閉上嘴巴,沒有對明妙的話語有什麽反駁。
高嶽笑起來,說壹派胡言,告人監守自盜乃是重罪,若是誣陷可要抵罪反坐的,妳們煞費苦心羅織罪名,就是為了個“性情不合”,要排擠明玄出寺?
還沒等明妙繼續辯解什麽,高嶽就刷刷刷寫好判文,說道:“阿蘭陀寺主事僧明妙等,誣告明玄監守自盜,又偽造文簿,搖動官府,數罪齊發,我唐律規定,僧道作奸犯盜者,罪加二等,明妙當——絞,余下諸僧決痛杖五十!”
壹聽到絞刑,明妙當即翻了白眼,雙腿壹癱,倒在了席上昏死過去。
而其他諸位僧人心知,如是被決痛杖的話,也是非死即殘,便各個哭號著,爬上堂來,上上下下叩首求饒,並對高嶽說出實情:我等上下深陷博戲當中,欠貸以至千余貫,所以聯合起來要排擠明玄出去,然後變賣寺廟的田產和常住物什來充抵債務。
什麽,聽完這話後高嶽更是勃然——又是賭債,又是高利貸,我說這妳們這幫僧道出家人,原本都應該清心寡欲,誰想居然沈湎於雙陸握槊,真的是不可饒恕。
“住口,佛寺田產分而為三,壹用來敬多寶珈藍,二用來贍養僧眾上下,三用來悲憫救濟窮苦貧病,現在爾等不思修業精進,居然牽扯博戲債務,還有什麽辯解的道理。”就在高嶽準備正式下判執行時,段秀實突然走入進來,說了句“且慢”。
“節下!”高嶽及圍觀的軍將,還有各位吏員壹見節帥來了,便齊齊拱手唱禮。
段秀實對各位點點頭,而後坐下,對那明玄說:“不管高孔目判處明妙等僧何罪,阿蘭陀寺都不會容他們呆下去,妳便要繼續當寺廟的主事,那麽本節帥便問妳——現在高孔目所下的判,幫妳清雪誣告,妳是伏也不伏?”
先前硬著脖子說不伏的明玄,而今和那些安西軍將相同,對這位新來的孔目官是心服口服,雖然不想讓同門的明妙被絞,但也只能低著頭說了句“不得不伏。”
段秀實便撫掌微笑,“那本節帥再問妳,若阿蘭陀寺用征罰來抵充明妙等僧的罪惡,妳是行也不行,全在妳。”
旁邊的高嶽壹聽“征罰”這個詞匯,不由得眉頭微微壹動:
段秀實這個征罰,無疑是節度使權力對律法的變造和侵奪。
所謂的征罰,便是軍鎮裏有人犯罪,在節度使同意的情況下,可以用輸錢、輸布、輸糧的方式,來抵消罪過處罰,這便叫“征罰”。
安史之亂時,唐朝政局大亂,法紀敗壞,昔日玄宗皇帝為平息叛亂,曾說過各道節度使可自籌甲仗、器械、兵馬、糧秣,也就等於把地方上的權力也尋租了出去,故而節度使為養活麾下的人馬,屢屢采用“征罰”手段來獲取錢糧,也就不足為奇。
高嶽明白,自己現在只是幕府的孔目官而已,征罰與否,最終還是節度使段秀實的壹句話。
不過現在阿蘭陀寺的主事又變為了明玄,所以段秀實才說征罰“妳是行也不行,全在妳。”
這下,明妙等諸多僧人都圍住明玄,痛哭流涕,叩首不止,求他救眾僧的命。
“節下所說的,明玄明白,就按照節下所說的辦。”明玄最終拜伏下來。
段秀實給阿蘭陀寺及明玄開出的征罰條件為,出粟米二千石,鹽二百斛,可用錢折算交納。
安西軍將聽到這個條件也大為驚喜,奶奶的,這涇州的阿蘭陀寺也算是有錢,正好交出罰金能抵行營士兵的口糧了。
“高孔目果然年輕才俊,先前是我等小覷,我等武夫粗魯,還請不留憾恨為懷!”案件判完後,劉文喜、姚令言、馬頔、張羽飛等都立在堂下,拱手對高嶽表示傾敬。
傍晚時分,使府正衙內,段秀實專門找來高嶽,促膝談心。
因為孔目官雖地位不高,可掌握的職務卻至關重要,所謂“壹孔壹目無不綜理”,故而和節帥的關系也是非常親密的,往往被視作心腹。
等到高嶽走入後,段秀實正坐在案前,寫著封信,“逸崧,妳可知此信是要給誰的?”
“不知。”
“是給妳座主潘禮侍的,告訴他,妳在涇原行營裏不酗酒、不好色、不好大言,有權略計數,將來可堪大用。”段秀實很平穩地把高嶽褒獎了番,“逸崧妳也不要謙虛,本節帥戎馬半生,見過方鎮軍將驕橫刻薄被士兵所殺的,見過幕府文士放蕩薄幸自招禍患的,才知道能和逸崧妳共事是多麽難能可貴。要是妳今日判這個案時全無章法,那現在這封信我也要寫給潘禮侍,不過卻是告妳的狀了。”
高嶽心念,昨日經過城下樂營,那官健怕是把自己“過門而不入”當作美德,私下裏匯報給了段秀實了。
怎麽可能去樂營呢,我有老婆了哇!
當然這話不可以當面說,於是氣氛很快平靜下來,段秀實寫完之後,看看高嶽,便又問他:“妳也許好奇,今日為何本節帥要用征罰替代絞刑和杖刑?”
“後來明白了,查閱文簿得知,隨後月份裏,營中軍糧艱難,刑人容易,出米糧難。”
段秀實說沒錯,隨後他對高嶽說,“逸崧春闈時的策問文章我看過,裏面論及到邊軍之弊,不過逸崧可真正知道,這邊軍的弊,到底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