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謀天下

青葉7

歷史軍事

  九轉十世,投胎皇家。   命運給了他壹個尊貴無比的太子身份,也給了他壹個殘酷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17章 文成公主

唐謀天下 by 青葉7

2018-8-27 20:53

  芒松芒贊跟嘎爾贊卓滿臉不可思議,呆呆的看著李弘摟著聖救度佛母的肩膀,站在紅宮的廣場上感嘆道:“嘖嘖,這布達拉宮真是不錯啊,那邊就是傳說中的金頂群嗎?這裏是不是真的跟迷宮壹樣,走進去沒個熟人帶著,就會迷失方向,然後就走不出來了?”
  “如果真能讓人迷失方向,我就先把妳扔進去,把妳這個小魔王困在裏面,讓妳無法禍害我吐蕃百姓。”文成公主任由李弘摟著自己的肩膀,沒好氣地說道。
  看著自己的孫子芒松芒贊跟吐蕃大相,戰戰兢兢,謹慎小心的站在那裏,等待著勝利者的發問,心頭更是堵得難受。
  李弘毫不為意,他才不會在乎文成說的話,依然站在紅宮的上方,打量著整個邏些城。
  整個邏些城仿佛都被他踩在了腳下,壹排排房屋整齊的排列著,但與之相悖的是,城中的百姓正在慌亂的奔走,甚至是開始往城中的幾個地方聚攏著。
  “看來還不錯,咱們唐人的進駐,並沒有引起太多慌亂。”李弘微笑著說道,絲毫不在乎被他炸毀的那邊城墻處,不時傳來陣陣撕心裂肺的哭喊聲。
  “妳是聾子嗎?聽不見我吐蕃百姓在那裏哭喊?”文成公主甩開李弘摟著她肩膀的手臂,伸出手像武媚壹樣,揪著李弘的耳朵往那炸毀的城門處望去。
  “戰爭就是這樣,對吧。”李弘理直氣壯,見文成公主松開手後,緩緩走到了芒松芒贊跟前。
  吐蕃的贊普,在文成公主下嫁到吐蕃後,就開始請大唐的皇帝為吐蕃的新贊普冊命。
  而芒松芒贊被立為吐蕃贊普,還是李治為其冊命,冊封為吐蕃贊普的。
  不過這些都不過是壹個形式,真正說了算得,還是人家吐蕃。大唐得到的,不過就是壹個榮譽上的冊命形式。
  如果真的能夠像上壹世那樣,或者像吐蕃的神權壹樣,對於吐蕃贊普的冊封,有著絕對的權利跟影響力,那才叫真正的控制了吐蕃。
  而這,也是他李弘,想要在攻入邏些城後,希望能夠做到的,立壹個傀儡般的贊普為大唐所用。
  但他也知道,如今這樣的想法並不現實,因為文成公主絕對不會答應。
  這個在吐蕃享有著至高無上聲譽的大唐皇室宗親,如今可是壹心都在吐蕃上。
  作為吐蕃的聖救度佛母,她是絕對不會答應自己的。
  太宗皇帝病逝後的第二年,松贊幹布也便跟著魂歸極樂。
  這不知道是不是壹個時代的結束,兩個在各自國家,都有著非凡功績的英明君主,像是相約好了壹樣,各自留下了壹個前程似錦的國家,前後相隔不到壹年,便壹同進入了極樂世界。
  “當初我父皇冊命妳為吐蕃贊普,可沒有想過妳會違抗我大唐的旨意,不顧大唐反對而侵入吐谷渾。此事兒,身為贊普的妳,是不是應該給大唐壹個說法兒?”李弘看著芒松芒贊,勝利者的姿態壹覽無余。
  芒松芒贊跟他的父親壹樣,都很高大、威猛。
  芒松芒贊咬了咬嘴唇,艱澀的開口道:“當初是吐谷渾犯我吐蕃在先,並不是臣有意挑起事端。”
  李弘低頭笑了笑,嘆口氣說道:“當初我皇爺爺拒絕了妳們求親我文成姑姑,於是妳們便認為是吐谷渾從中作梗,從此懷恨在心,並開始對吐谷渾用兵。”
  李弘踱步在紅宮廣場,嘴裏輕輕的繼續說道:“貞觀十四年,弘化姑姑下嫁吐谷渾,貞觀十五年,文成姑姑下嫁妳吐蕃。到如今已有三十年的時間,文成姑姑的下嫁,我大唐為其置辦了豐富的嫁妝:釋迎佛像、金玉書櫥、各類經卷、食物烹計、綢緞墊被,各種工匠跟技術,包括我們大唐的醫術,還有我大唐適合妳吐蕃栽種的蔬菜等等。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不是文成姑姑,為妳吐蕃帶來了這些大唐的先進文明,恐怕妳們吐蕃百姓,壹逢天災人禍,妳都得領著妳的子民吃土了吧?”
  李弘殺人誅心般,每壹字每壹句,都不光戳在了芒松芒贊的心上,讓其臉上陣陣青紅,極為尷尬。
  更是讓嘎爾贊卓跟文成公主,同樣是壹臉的難堪,神色陰晴不定。
  “我大唐有句俗話叫:‘鬥米養恩、擔米養仇’。妳知道是什麽意思嗎?就是說,在人為難的時候,我給人很小的幫助,助其解燃眉之急,人家會感激我。但如果我壹直繼續這樣幫助下去,當我有壹次因為其他原因而無法幫助他時,他就會記恨我,並且記恨壹輩子。再直白壹點兒,就是我養了壹頭白眼狼!與其這樣,不如扼殺!免得到時候記恨我,背後捅我刀子!”李弘雲淡風輕地說道,但卻讓人感到壹股濃濃的殺意。
  “嗷嗚……”白起跑到李弘跟前,輕咬了下李弘撫摸它頭顱的手,以示抗議。
  剛壹跑上來就聽見有人拿自己做比喻,而且還是反面典型,這必須得反駁。
  立在廣場上的眾吐蕃大臣、還是嘎爾贊卓、或者是芒松芒贊,此時被人指著鼻子罵其乃不懂感恩的小人,但卻無法反駁,不由得都尷尬的低下了頭顱。
  文成公主默不作聲,靜靜的看著從容不迫、壹身霸氣的李弘侃侃而談。
  大唐有此太子,真是大唐的福氣啊。此子之雄才大略,要比他那父皇強上不知道多少,直指先帝當年的齊天霸業。
  “所以說,人要懂得知足,更要懂得感恩。當年皇爺爺能夠力排眾議,同意下嫁文成姑姑,給妳們吐蕃帶來經久不息的繁榮昌盛。那麽……我李弘也照樣可以違天背地,憑借我大唐的鐵騎,讓妳們繼續回到吃草的時代!”
  “李弘,妳真當老身不存在如何?這裏是吐蕃,並不是妳大唐的長安城,豈能任由妳在此大放厥詞!”文成公主寒著臉,冷冷地說道。
  雖然李弘說的都是事實,但事情的緣由,真如李弘所說的那麽簡單嗎?
  自己進入吐蕃已經三十余年,如今早已經是與吐蕃共存亡。
  當年為何自己被下嫁吐蕃?說白了,自己不過就是吐蕃與大唐之間,兩者錯綜復雜的背景下的犧牲品!
  而如今吐蕃興盛,自己被吐蕃人膜拜、封神。
  確實是當年自己從大唐帶來的壹切,改變了吐蕃貧窮的局面,奠定了自己在吐蕃人心裏的尊貴地位。
  但經過李弘的嘴裏說出來,不知不覺的卻變了味道,仿佛這些人都是壹些豬狗不如的反復小人。
  “大放厥詞?難道我說錯了嗎?如果不是您的下嫁,為他們帶來了先進的文明,他們懂得如何燒炭?他們懂得如何冶鐵?他們懂得如何毛織?而他們非但不知道感恩,卻拿著我大唐的文明,用來傷害我大唐的百姓!侵占我大唐的國土!我又有何不可站在這裏質問妳們!”李弘豁然扭身,看著顫抖的文成公主,大聲地吼道。
  “妳到底想幹什麽?如今妳也為妳的百姓復仇了,吐谷渾也還給妳們了!而我吐蕃死在了妳手裏多少人?四十萬的生命,被妳在吐蕃壹年多的時間,由西向東,由東向西的殺了壹個來回,死傷近三十萬人,還不夠賠償這幾年吐蕃犯的錯誤?”文成公主看起來楚楚可憐,神情之間有些哀傷。
  不知道是因為吐蕃百姓的死亡而哀傷,還是因為她的大好年華,付諸給了極西、極高之地的吐蕃。
  如今驀然回首時,才發現,在吐蕃與大唐錯綜復雜的背景下,自己作為壹個政治犧牲品,進蕃、住蕃、守蕃。
  這壹輩子,有太多的哀怨。而今,因為城破,又要面對自己皇室親人。
  她望著李弘的眼神,隱約猜測到了這個大唐太子殿下的野心。
  這是壹個可怕的少年,可怕到能夠讓她害怕,讓她發自內心的感到驚懼。
  李弘靜靜的看著她,壹字壹頓:“請文成姑姑回大唐。”
  “不可能。”
  “不行!”
  “絕對不可!”
  文成公主、芒松芒贊、嘎爾贊卓三人同時反對道,幹澀的嗓音,越發暴露了他們三人心裏的驚恐。
  聖救度佛母,在松贊幹布死後,她就是吐蕃百姓的精神支柱,如果她回大唐,拋棄了吐蕃,那麽吐蕃將迎來何種混亂的局面,沒有人能夠想象。
  這壹點兒上,無論是芒松芒贊還是嘎爾贊卓,還是文成公主本人,他們都明白的壹清二楚。
  大唐太子殿下之意,就是想讓吐蕃陷入內亂之中,而後徹底的破壞吐蕃如今平和的局面。
  讓吐蕃陷入四分五裂,如此他才有機會,慢慢的把吐蕃分而化之,最終把整個吐蕃納入大唐的版圖。
  “那好,那就另立贊普,需我大唐認可的贊普!而不是妳們所認可的贊普!由我大唐為妳們選拔贊普!”李弘深邃的目光掃視過赤都松傑等幾人,緩緩地說道。
  “不可能。”
  “壹派胡言!”
  “絕無可能!”
  三人又是強調壹致的反對道,不過這壹次,三人神情都充滿了憤怒。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