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討價還價
唐謀天下 by 青葉7
2018-8-27 20:53
佛教開始吃素,還得從壹位酷愛出家的皇帝:梁武帝蕭衍說起,而此人也就是現在世家大族蘭陵蕭氏的先祖,再往上可以追溯到,漢朝開國功臣蕭何那裏。
“梁武帝當年讀《楞伽經》:‘菩薩大慈大悲,不忍食壹切眾生肉。’讀完之後深受感動,同情之心如山呼海嘯,於是開始不近女色、不再吃肉,甚至發展到最後,連自己的百姓也不讓在吃肉。”
“吃齋與吃素也不可混淆,齋並不是指吃素,齋乃‘心地清凈’之意,而素食可助人心地清凈。正所謂食肉可助人氣濁,食素則於人氣清。”李治看著李弘侃侃而談。
這可是第壹次啊,第壹次在自己的兒子跟前如此露臉,任何時候,都是自己問兒子怎麽回事兒。
嘉尚聽著李治的話,微笑道:“陛下好佛法,此乃正義也。”
原本看著素食壹臉不情願的樣子,現在則壹臉乖寶寶形象的,起身對李治行禮道:“兒臣多謝父皇教誨,兒臣定當銘記於心,謝父皇。”
“坐下吧,用完善與父皇壹同去看看的佛法異象。”李治跟武媚對望壹眼,這人前皇家禮儀還是不錯的嘛,規規矩矩的。
索然無味的吃完飯,李弘壹直被武媚牽著手不離左右,實在是有事兒,也會當著李弘的面,讓連鐵看緊了他。
畢竟另外壹個杠頭戴至德,還有禦史王義方也在旁,別壹個沒註意,兩個人在當場因為什麽事兒爭吵起來,那樣就真的是把皇家顏面丟盡了。
而從壹開始進入慈恩寺到現在,戴至德跟李弘兩人,好像誰都沒有正眼看過誰,像是都在忽視彼此的存在。
兩人現在的關系劍拔弩張,跟前幾天的壹件外事兒有關,那就是波斯王子卑路斯向大唐的求救,兩人因為私底下意見不同,在國子監激烈的爭吵過好幾次。
所以,現在兩人無論誰看見誰,都恨不得咬對方壹口,就連李弘都私底下搖頭說:“這貨是不是魏征附身了?怎麽就只敢在自己面前這麽橫,也沒見他在父皇跟前橫過啊,實在不行,找幾個和尚、道士啥的給他驅驅邪。”
李弘如此壹番話,可以想見,戴至德跟他之間的關系,也足以想見,戴至德自始至終,在盡了臣子本分後,與李弘真是天生相克的壹對。
被武媚拉著小手的李弘,自然是對戴至德看也不看壹眼,而與宗正寺卿同行的戴至德,也仿佛李弘是空氣壹般。
眾人簇擁著皇帝、皇後、太子壹家三口來到庭院,果然看見壹座石像上半身已經破土而出,而剩下的部分,據說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長出來,直到完全破土而出。
平日裏善男信女,來這裏供奉香火的自然不在少數,而近日因為皇家活動,慈恩寺也就暫時拒絕了信徒們進寺。
眾人站在佛像不遠處,都是嘖嘖稱奇,慧能與神秀也是壹臉莫測高深,嘉尚則是望著佛像笑而不語,壹臉的榮耀。
李弘瞪著兩只眼睛看了半天,然後扭頭看了看壹直侍候在胖的連鐵,問道:“這就是那長出來的佛像?”
“殿下,是,這就是長出來的佛像。”連鐵趕緊回道。
武媚側眼看了壹眼李弘,聽著他不屑的語氣,心裏立刻響起了警鐘,急忙警告道:“妳又想幹什麽?不許亂說話。”
慧能壹直在旁,聞聽李弘的話後,眼睛壹亮,輯首問道:“太子殿下,可是覺得這佛像有異常?”
對於慧能李弘打心裏還是很尊敬的,對他與神秀,像是不怎麽來往的傳聞,也是心裏多有好奇。
看著黑黑瘦瘦,壹臉微笑,看不出壹點兒世俗庸擾的臉,不由得心裏又多了幾分敬意,張口說道:“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罷了。”
慧能臉色壹變,就連旁邊的神秀也是突然側目望向這邊,壹個十歲的小小少年,怎麽可能說出如此富含佛偈的話語來!
“還請殿下解惑?”慧能尊敬的對李弘說道。
武媚看到慧能如此,心裏也是大吃壹驚!這貨剛才在佛堂只顧著睡覺了,壹句佛法也沒有聽進去。
怎麽竟然還引得兩位高僧,突然都側目看向他,而且看兩個高僧的神色,凝重之中帶著敬意,甚至帶著三分請求的意味。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本身說白了,就是說壹些人吃飽了沒事幹,搞點兒妖魔鬼怪,神話迷信。非要與他人比高低、分善惡、美醜、是非。
而李弘之所以如此說,只不過是看清了這佛像的假象,什麽從地上長出來,挖開壹看,下面肯定有貓膩。
但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卻與六祖慧能,在上壹世流傳極為廣泛的明心見性偈語,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自然是讓神秀與慧能感到吃驚了,他們的偈語,可是通過自身苦修而悟的。
卻不想,太子殿下憑借僅十歲的年紀,就已經能夠洞徹的如此清晰。
武媚也同樣緊張的看著李弘,李治發現了這壹側的異樣,也是與嘉尚壹同扭身,看著慧能與神秀向李弘請教。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您得菩提偈現在做的如何了?”李弘語不驚人死不休地說道。
“殿下如何得知?”慧能與神秀更是驚訝的不知該如何是好了,這是自己最近新悟出的偈語,而且自己在為完善之前,還從未與人講過。
“不難,今日在佛堂聽您講佛,想來這便是您的佛法精要吧,李弘欽佩。”李弘面色自若地說道。
“請太子殿下受小僧壹拜。”慧能說完後,便與神秀兩人,虔誠的看著李弘,雙手合十輯首鞠躬。
“不敢,慧能大師、神秀大師萬萬不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乃是您們心血之作,不過是我從您得佛法裏聽出了您得偈語罷了。”李弘正色道。
武媚卻是壹臉的不相信,妳那睡覺的德行,什麽時候聽人家講壹句佛法了!但不管怎麽樣,她還是抑制不住心裏的震動,因為她與李治聽了壹上午,也沒聽出這層意思來,難道說,自己與陛下的悟性,真的還不如這個小人兒?
慧能與神秀行禮給李弘後,然後也同樣誠摯的對他說道:“既然太子殿下聰穎無比,佛緣深厚,不知可否為我等揭開這佛像之謎?”
李弘皺了皺眉頭,他原本不想揭開這個江湖把戲,畢竟這個東西影響也不大,而且對父皇跟母後拜佛的誠心也有加分。
慧能看著李弘皺眉遲疑的樣子,自然是知道皇家人心裏的想法,這也是為何他壹直遊走南方嶺南壹帶,很少來北方。
壹是他不想因與神秀之爭,而使禪宗走向分裂。再者也是想要遠離與皇家、朝堂的瓜葛。“南能北秀”則是他心中的顧忌。
“太子殿下,正所謂:世心本源,不離世間。離世得真,恰似覓心。”慧能跟上壹世李弘看的玄幻小說似的,說著說著就出壹大招,帶著腥風血雨,帶著步步緊逼,也帶著哲學蹤跡,讓李弘逃遁不得。
李治、武媚,就是連壹臉佛相的嘉尚也是心中壹驚,慧能壹番話,可不是把李弘只當作太子來看,更不是當作小小少年來看,而是發自本源內心,於明心見性之間,把李弘擺在與他同壹高度的高僧來看待的。
李弘此刻真想念壹句:“無量壽佛。”氣死這個逼自己拆穿嘉尚把戲的慧能。
但他心裏更清楚,只要他敢念,武媚就敢削他。可李弘是誰,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就憑妳兩句話,就想逼迫他,那就是癡心妄想了。
成佛成道成魔成神,李弘都能腳踩壹線,此時也是裝模作樣道:“世所所見,我之愚見。本心不非,非不自來。”
言下之意則是,拿點真材實料出來,別老是用佛法來步步緊逼。
慧能笑了,黑瘦的壹張臉突然間,有如萬花齊放、也如萬佛朝宗般,綻開了壹個溫和、無爭的笑容。
“小僧有壹件禪宗至寶木棉袈裟,如果太子殿下肯為小僧解惑,小僧則願把袈裟贈與太子殿下。”慧能看著李弘說道。
此語壹出,先不說神秀急聲阻止道:“不可。”
李治與武媚兩個人則是眼睛放光,他倆可是知道那東西代表著什麽,而且木棉袈裟是傳承所在,對於向來喜歡佛法的武媚來說,這可是比什麽都讓她心動。
而李治自然也是心怦怦跳,如果弘兒能夠得到慧能賜予的木棉袈裟,獻給他母後。這朝堂之上,天下之間,弘兒的仁慈孝敬之名,將傳以天下。
而今日這壹番際遇,也將永載史冊,成為美談。
李弘慎之又慎的點了點頭:“如此就多謝大師了。”言語間充滿了自信,仿佛眼前佛像迷相,對他而言,不過是輕而易舉之事。
轉過頭來,李弘看著嘉尚,淡淡道:“嘉尚住持,您可知道這佛像的緣由?”
嘉尚想了下,慎重地說道:“回太子殿下,貧僧確實不知。”
“最近可有人寄宿於慈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