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67章 天子,皆大盜也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6

  “陛下,您要去北京搶,搶……這可不行啊!”
  “陛下,這北京城內可不比草原……”
  大明朝還是有好官的!
  在北京城外的土墻邊上就有兩個,壹個叫孫傳庭,壹個叫盧象升。
  他們可都是讀聖賢書,考天子試上來的文官,當然不比李自成、沈廷揚這倆陸海大盜招安的官兒(好像有點冤枉他們了?)不知到輕重了。
  孫傳庭和盧象升壹開始不知道朱由檢要去搶女奸商什麽的,還以為小皇帝要去北京抓通番賣國的奸商!所以得到小皇帝的旨意後,立即就召集兩團騎兵跟著小皇帝飛奔北京而去了。
  當朱由檢帶著兩千多騎兵到了北京城的土墻外面,開始壹邊休整壹邊布署搶人行動的時候,兩個忠臣才知道小皇帝是要去北京城搶女奸商了,頓時就急了。
  大明皇帝啊!
  多高大上的人物?怎麽能動不動就去搶呢?今年已經搶了個兀良哈,明年還打算去搶馬孟山屯田的韃子!這都在長城外面,也就算了。可這回他要去北京搶,而且還是大過年的去搶,還要搶個女奸商……這事兒要傳出去,全天下都得把小皇帝當昏君啊!
  以後的史書上更得把小皇帝寫臭了!
  所以倆忠臣就在朱由檢跟前壹跪,開始犯顏直諫了。
  朱由檢看見這倆忠臣真有點哭笑不得,這倆忠臣忠心是忠心的,但是讀書有點讀傻了……根本不知道當皇帝的竅門!
  當然了,這個竅門也不是那麽容易找到的。因為聖賢書上都不寫,帝王師們壹般也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會跟當太子或是當小皇帝的說。
  反正,朱由檢從沒聽幾個講官說過……好在他跟著逆子學了五十多年,而且還有壹群“開疆萬裏”兒子、孫子的可以拿來參考。總算是學到真本事了!
  這本事說穿了也簡單,就是:天子(君王),皆大盜也!
  凡是當天子當大王的,第壹個本事就是“搶”;第二個本事才是“騙”!
  只有會騙能搶,才能當壹個名垂青史的好皇帝(好大王)。
  當然了,搶和騙這兩個本事,在具體實施的時候,也是有側重點的。
  如果朱由檢和逆子壹樣,遷都南京,立足於東南膏腴之地,天下富足之鄉。那麽就要以騙為主,以搶為輔……逆子下江南後雖然也搶,但主要還是在騙!
  但是朱由檢是不可能遷都,他得天子守國門啊!
  而大明的國門又擺在壹個經濟相對落後,而且在未來幾十年中肯定發展不了什麽工商業的地方——從天啟年間開始,大明北地就越來越冷,越來越旱……這種情況下,還發展什麽工商業?工商業人口吃什麽去?
  所以擺在朱由檢面前的,不是在北直隸發展工商業,而是要在北直隸去工商業……因為北直隸的農業在未來的幾十年中,根本不可能供應龐大的城市人口。
  而海運漕糧供應幾十萬軍隊(包括家眷和牲口)已經非常吃緊——如果朱由檢準備把戰火燒到後金國內,那麽還得考慮陸上後勤線的巨大損耗。
  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再維持百萬之數的工商業人口……這些工商業人口再加上為工商業服務的牲口,壹年消費上千萬石都是可能的!而且這百萬工商業人口所從事的生產需要的許多原材料,也得靠海運從東南運過來。
  而天津衛的港口又不是很好,每年都能凍上幾個月!衛河(海河)動不動就水淺不能行(舟),運輸成本極高。
  所以即便朱由檢有逆天的手段,在北直隸強行發展出工商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壹定比東南貴得多,根本沒人會買……
  因此以北京為帝都,實行“天子守國門”路線的朱由檢,就只能立足於地主階級武裝。
  而立足北直隸的地主階級武裝,在未來的二三十年內,不會搶還能有活路?
  “孫先生、盧先生!”朱由檢笑著對兩位忠臣(他們都掛著講官的名義)道,“妳二人是不是準備棄儒從商,替朕管理偌大的皇莊產業了?朕要不把妳們倆調入禦馬監?”
  什麽?入禦馬監?兩個忠臣心說:當禦馬?還是當太監?都不合適啊!
  “陛下,臣是儒生,不會經營……”
  “臣亦是書生……”
  忠臣也不傻,皇莊產業可是燙手的山芋,各方覬覦,而且又很難管好!
  朱由檢又問:“若是老祖宗遇上了這種事情,會如何去做?總不能趕鴨子上架,強令中山王、開平王去做買賣吧?”
  “這個……”
  “可是太祖皇帝也不會去搶……”
  朱由檢正色道:“太祖高皇帝可是紅巾義軍的頭領出身啊!”他壹捏拳頭,“搶……江山都是搶來的!搶個把人算什麽?”
  說著話朱由檢笑了笑道:“二位都是讀書人,如果覺得不合適……待會兒進了北京城就去接管戎政府、順天府署、西城兵馬司、德勝門和正陽門。稍後史可法、路振飛、何騰蛟、魏藻德、呂大器他們帶兵進京!
  至於搶人的事兒,朕和李自成、沈廷揚去就行了!”
  什麽?還要接管戎政府、西城兵馬司、順天府署?還有五個團練頭子要來?
  孫傳庭和盧象升可不是傻瓜,馬上就聽出不對了——小皇帝這次要“搶”的不僅是個女奸商,還有整個北京城!
  北京城的京營已經被朱由檢折騰空了,但並沒有正式遣散,京營總戎還是領兵在外的朱純臣……而在北京城內,也還有少量留守的京營兵!
  另外,京營還有很多產業!
  三大營的營房、校場、庫房、米倉、草場、馬欄等等的,都是相當寶貴的資產!
  這些資產,都要搶到手裏。
  然後朱由檢還會調史可法、路振飛、何騰蛟、魏藻德、呂大器這五個團練頭子進京。他們手頭有壹萬幾千“練軍”,人數不算多,但是可靠敢戰!這五個團練頭子中的兩個是新科進士,兩個是舉人,壹個是當了幾天知縣就回家的小官……
  有他們進駐北京城,朱由檢才算真正穩住了北京的局面!
  有了朱由檢透出的底牌,忠臣也放心了!
  “臣遵旨!”
  “臣領旨……”
  朱由檢點點頭,對身邊李自成、沈廷揚道:“走,咱們進北京去!”
  “得令!”
  “遵旨!”
  ……
  北京外城,山西營。
  這壹帶是在京的晉商匯聚集中之地,早在永樂遷都北京的時候,就從山西遷了壹大票商人和手工業者來此居住。北京白家天字號的創始人白展元就是其中之壹……這個白展元本是個“醫戶”,白家啊當年是開藥鋪的,白展元則是來北京當禦醫的,先開了個藥鋪,名叫“濟世堂”。後來因為治好了朱棣的什麽疑難雜癥,被封了個“天下第壹神醫”,藥鋪也改名“天字號”。
  後來借著這個“天字號”攢下的人脈,白家的買賣也就越做越大,還趕上了開中法的趟,成了大鹽商。不過藥商的買賣還繼續在做——這可是白家和上層搭關系的路子!
  除了用藥鋪和北京的大人物們拉關系,白家還和山西、北京周遭的壹些軍衛指揮之家聯姻,通過他們再和北京的勛貴沾上親,帶上故。
  如今白家天字號的當家徐若蘭徐娘子就來自鎮西衛,祖上代代都是指揮使,還出個幾個總兵、副將,算是個將門虎女。
  也許這將門虎女太過強勢,結果克了夫,嫁到白家沒幾年,就拉扯著壹個兒子守了寡。不過這寡守得也有滋有味,先是靠著幹娘客氏的庇護接了天字號的盤,後來又燒了徐應元的冷竈,和徐太監認了親……都姓徐嗎,當然親了!
  所以魏忠賢和客氏倒臺也沒波及到她和白家天字號……有徐廠公護著,滿北京城,還有誰敢欺負她?
  這幾日眼見著過年,皇帝又不在北京,所以徐寡婦就把自己的幹爹和幹娘(徐應元的對食)請到山西營的大宅中好好孝敬……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