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76章 就是要當曹真啦!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6

  “西域怎麽又不穩了?”首輔魏藻德剛才聽見了吳三鳳提及西域不穩,現在見陜西的事情說完了,於就問了壹句。
  他在日本呆得太舒服了,對於國內,特別是西域那壹塊的事情不大了解。
  “是因為喀爾喀蒙古和科爾沁蒙古部落的不斷西遷。”
  回答問題的是大明的“蒙古問題專家”兼頭號塞王朱慈炯,他的王妃是土默特汗國的公主,對蒙古人的事情當然熟悉了。
  朱慈炯道:“現在的喀爾喀和科爾沁部蒙古並不善戰,但是卻非常善走,而且他們的部落並不是凝聚壹體的,而是極為松散各部聯盟。在被官軍和土默特、察哈爾部擊散後,那些中小部落大多選擇西遷托庇於準格爾部。而準格爾部又不顧朝廷的三令五申,不斷越過阿爾泰山,侵占理應屬於土默特汗國的草場。”
  “可他們為何要托庇於準格爾部?”魏藻德問,“為何不投靠土默特汗國和察哈爾汗國呢?他們才是黃金家族的正統啊!”
  朱慈炯說:“這是因為準格爾部這幾年已經壓服了蒙兀斯坦草原上哈薩克人的大玉茲、中玉茲兩部,又開始向布哈拉汗國(烏茲別克汗國)用兵,所獲頗豐,還迫使布哈拉汗國向準格爾的楚河汗廷進貢。喀爾喀蒙古的小部落看見準格爾在西域連連取勝,勢力強盛,而且又奪取了大玉茲、中玉茲的肥美草原,自然仰慕,就都跑去相從了。”
  其實就是投靠準格爾有肉吃唄!
  喀爾喀的草原怎麽能和大玉茲、中玉茲兩部草原相比?而且在喀爾喀草原遊牧就得老老實實的放羊,沒地方去搶劫了!
  喀爾喀草原以北是羅剎國,哥薩克和沙皇的“聖誕老人兵”殺起蒙古人來可兇了!金帳汗國的子孫都快給殺沒了……
  喀爾喀草原以南更惹不起,那是朔方、安北、北平三鎮的地盤,三鎮的黑槍兵也和哥薩克差不多兇!
  至於喀爾喀草原以東……那是大寧、黑龍江兩鎮的地盤,還有個遼東軍團駐紮沈陽和遼陽——最兇就是他們了!
  喀爾喀周圍都那麽兇,信了喇嘛教的蒙古人又不能和祖宗比狠,當然就只能去投靠準格爾的僧格汗了。
  “準格爾的強盛還不是因為朝廷的扶植!”魏藻德對朱皇帝道,“陛下,咱們之前扶植準格爾是怕他們倒向東虜,為虎作倀。如今東虜已經滅亡,不宜再餵養準格爾這匹豺狼了!”
  朱皇帝回頭看了眼魏藻德,“首輔以為朕豢養準格爾是因為怕他們倒向東虜?”
  魏藻德壹楞,忙道:“臣魯鈍,實在不明白準格爾對我大明還有何用處?”
  朱慈烺笑了笑:“準格爾是個麻煩,但並不是最大的麻煩……所以朕才會給予支持。”
  “皇兄,您說的最大的麻煩是羅剎國嗎?”朱慈炯問。
  “羅剎、莫臥兒、波斯都是更大的麻煩!”朱慈烺說,“如今的蒙兀斯坦和布哈拉之地,不為準格爾所有,就為羅剎、莫臥兒、波斯三者所有。而朕寧願讓準格爾領有蒙兀斯坦和布哈拉之地,也不願意羅剎、莫臥兒、波斯三國占有那裏。因為準格爾再強盛,也跟不上潮流了,沒有入海之口,又壹時脫不去遊牧體制,還為黃教所累。不會再有蒙元和帖木兒的強盛了,將來必定依附天朝。”
  聽朱慈烺這麽說,對蒙古事務非常了解到朱慈炯忍不住直皺眉頭。準部雖然沒有海口,又帶著濃重的遊牧習氣,不大註重根本之地的建設。
  但是綽羅斯家族壹向有雄心壯誌,懷揣著取黃金家族而代之,並且領導蒙古再建大帝國的迷夢……而且他們壹直悶在西域大草原上,其實沒啥見識,真要鬧起來還是很麻煩的!
  朱慈烺似乎也擔心準備挑起戰爭,又對吳三輔說:“三輔,妳以大元帥府的名義行文安西都護府,讓他們穩守各山口、要塞,小心提防準部侵犯就是了。”
  大明“第壹傳令兵”道:“臣領旨。”
  ……
  大元帥府的行文是洪興十二年四月初二發出的,由右通政司的六百裏加急發送,五天後的四月初七下午,就送到了吳三桂的祁山大營。
  吳三桂這個時候正在為成為大明曹真而努力——其實他大可不必那麽費勁兒,只要穩守祁山大營,再看好幾個秦嶺山口,堵著李定國北進之路就行了。
  而朱皇帝要的也是這個效果,要不然他大可以咬咬牙,不計代價,調集重兵入援甘陜——甘陜雖然缺糧,但是兩三千萬畝耕地和幾百萬人口的基數在哪兒,大家少吃壹口,供應二十萬大軍打上幾個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二十萬精兵打上幾個月,還怕打不退李定國?
  但是朱慈烺也知道,這個諸葛亮能五次北伐,李定國壹樣能屢挫屢戰。因為大順現在就是個封建軍國!國家就兩件大事,壹是打仗;二是種田。
  這種國家死磕的勁頭大著呢!而且也不怕死人……他們又不是東虜,攏共沒幾萬壯丁,死不大起。大順有二十幾萬府兵戶,壹戶養活三個兒子,下壹代就是七十幾萬!不死掉壹點,怎麽分地啊?壹個府兵給40石,七十五萬得多少?3000萬石啊!大順朝廷起碼還得拿1500萬石(包括征稅成本)。四川加雲南才多少土地?怎麽供得起4500萬石?
  而且大順國實行的計口授田又是個養民的政策——平均主義最能養人了!所以大順的人口出生率壹定高於大明。而且現在的四川又沒經歷過明清西三方拉鋸,人口基數不少。估摸著如今的人口已經過3000萬了!再過個壹二十年,四五千萬都有了。
  到時候李過、李來亨這壹代創業之主要是沒了,就該農民起義了……
  所以朱慈烺對付大順的辦法就是壹個字——堵!堵著他們,憋死他們!
  就和當年司馬懿堵諸葛亮的辦法壹樣。
  可是吳三桂他不願意當司馬懿啊,他覺得自己是大明的曹真曹子丹!
  在上壹回西和兵敗之後,吳三桂就很不甘心,努力從關中、河西、朔方、西寧各處抽調兵力,準備在五月之前再打壹場西和。
  大元帥府行文送到的時候,他正在祁山大營的帥府內和剛剛趕來的尚可喜、孔廷訓商量怎麽再戰西和的事兒。
  見吳三桂看完了行文,孔廷訓就腆著臉問:“涼國公,大元帥府行文說了什麽?是不是要賞賜咱們啊?壹個流寇的人頭值多少錢啊?”
  吳三桂看了他壹眼,哼笑了壹聲:“本朝現在不計頭功,妳就別想了……而且流寇李定國兵強,不易對付,腦袋也沒那麽好割。咱們這壹仗,不求殺敵,就圖奪地。只消步步為營,由祁山向南推60裏,奪了流寇的西和農地,咱們就算贏了。”
  “西和農地?”孔廷訓沒聽明白,“哪兒啊?”
  “就是西和縣,”吳三桂道,“流寇在那裏開了許多梯田,咱們只有把這些梯田毀了,咱們就能逼得李定國退兵了,他壹退,咱們就能領賞了。”
  尚可喜和孔廷訓互相看看,都松了口氣兒,步步為營好啊,省得和流寇拼命,那樣太危險了……大家都是混軍餉的,犯不著和那幫瘋子拼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