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59章 搞死吳三桂?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6

  “西上高原……真的能行嗎?古時候的大唐可沒少在高原上吃虧啊!”李定國這些年也算是遍覽史冊,對唐朝在雪域高原上吃的虧還是非常清楚的。“額聽上過高原的人說,除非是土生土長在那裏的人,否則在高原上透氣兒都難啊!”
  艾能奇點點頭道:“四弟說得不錯,不過額們在高原上也不是沒有基礎,四弟還記得共治初年的川西之役嗎?額們追著川西明軍的余孽上了藏邊高地,往西邊壹路追殺到朵甘和理塘才收兵。”
  “想起來了,”李定國笑道,“那壹役還是艾三哥領兵的呢,還替額們大順打下了兩個明朝宣慰司的土地!”
  這兩個宣慰司分別叫董蔔韓胡宣慰司和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在大順入川的時候已經被和碩特汗國控制,顧實汗在打箭爐附近的木雅城派駐了官員和少量的軍隊。
  不過顧實汗擺在木雅的軍隊數量太少,根本抵擋不住從川西敗退而來的明軍,木雅很快被明軍占據。隨後艾能奇又率大順軍登上藏邊高地,先擊敗了明軍,後又打退了顧實汗派來的蒙古軍隊,將這壹片土地牢牢掌控在手中了。
  艾能奇有些得意地笑道:“當年額們還在那裏置了壹個西番節度使司,下設雜谷、金川、木坪、明正、革布、巴底等六州,還遷川籍府兵戶3000分駐各州,又在明正州的打箭爐築了西番城……西番城是共治五年完工的,至今已經12年了,當初安置在西番六州的3000府兵戶也都有了第二代,戶數已經增加到了5000。再加上六州境內依附額們的羌人土官的人馬,8000-10000人都能拉出來!”
  在歷史上花費了乾隆皇帝7000萬兩軍費才搞定的大小金川,在面對大順初代府兵的時候,居然壹點浪花都起不來,就被順利平定了!
  亂世當中百戰余生的軍隊,就是兇殘啊!
  艾能奇又道:“除了西番節司六州在高地上,川邊節司的十三個州縣也都在高地上,額們也在那裏置了5000戶府兵,人丁繁衍至今,10000戶都有了!”
  除了大小金川的土司到了黴,屬於四川行都司管轄的土司勢力,也在十幾年前的川西之役中倒了大黴。
  四川行都司轄區大約就是後世的涼山州和攀枝花市,境內的土司勢力也非常強大。在大順、大西合流共取四川時,在成都平原敗退的馬士英、楊展、曾英所部,壹度退守四川行都司、天全司、黎州司壹帶(天全、黎州靠近董蔔韓胡宣慰司和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大順朝廷為了清剿這股明軍殘余,並且打通往雲南的道路,就發起川西之役。
  在此役中,四川行都司境內的土司勢力也被大順軍徹底鏟除——不是收服,而是鏟除!因為四川行都司的地盤正好接著雲南,是川滇之間的咽喉,大順朝怎麽能容許親明的反動土司盤踞在那裏?所以在共治初年時花了很大的氣力,耗時六年不斷清剿,基本把當地的土司勢力給清除了。
  之後,大順朝廷又設立了川邊節度使司(大順模仿唐制,又以武禦文,節度使就是地方最高長官),還在節司下面設了十三個州縣……這就等於實行了改土歸流!
  艾能奇道:“光是從西番、川邊節司調兵,也能湊齊萬人……他們可都是在高地上長久居住的人,雖然西番、川邊沒有烏斯藏那麽高,但是比四川平地還是高得太多了。
  另外,雲南西部還有麗江、永昌兩個節司也在高地上。這兩個節司境內的府兵戶也都在5000戶以上,從那裏調兵萬人不是問題。”
  劉文秀笑道:“老四,妳看怎麽樣?有20000高地府兵,能打進烏斯藏嗎?”
  李定國的眉頭卻越擰越緊,也沒有回答劉文秀的問題,似乎陷入了思考當中。
  孫可望見李定國這副模樣,就知道他又在謀劃什麽大戰役了,於是就問:“四弟,妳是不是又在謀劃什麽大陣仗?”
  李定國點點頭,皺著眉頭道:“以兩三萬府兵西進打和碩特部是沒有問題的……和碩特部在高原安逸太久,就會吃齋念佛,不會打仗了!七八年前還給尚可喜、孔廷訓這兩個韃子走狗打得滿頭包。不過二哥、三哥妳們也別忘烏斯藏北面就是河西鎮的西寧府和青海州。額們能從東邊上高原,吳三桂就不能從西寧、青海進軍?西寧、青海也不低啊!”
  “老四,妳的意思是……”孫可望看著李定國。
  李定國咬咬牙:“所以額們必須得弄死姓吳的!吳三桂不除,無論南進、西上,額都不能安心!”
  “怎麽弄死他?”
  “可以這麽弄……”
  ……
  “啊……嚏!”
  武漢,東湖宮內,正在勤政堂內參加大元帥府合議的涼國公吳三桂又打了個噴嚏,看來是著涼了。
  朱慈烺關切地問了壹句:“長伯,妳沒事兒吧?”
  吳三桂回答道:“謝陛下關愛,臣只是偶感風寒,並無大礙。”
  妳那是偶感風寒?朱皇帝心說:妳多半是感冒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流行性感冒……可別傳給朕啊!
  心裏怎麽想,朱皇帝也不好讓人把吳三桂隔離起來,人家好歹是克難涼國公,現在又那麽賣力的在策劃攻蜀之戰……
  打完了兩三個噴嚏後的吳三桂又開始給朱慈烺、李巖、閻應元、戚元弼、封思忠、秦明濤、朱純傑、吳三輔等人講解自己的平蜀之策了。
  “臣以為入蜀之戰不能巧取,只能力破!欲入四川,先平陜南;欲平陜南,當先破大散關、和尚原、五丈原,而後走散關道壹路強攻而進,直達陽平關!”
  朱皇帝聽了吳三桂的辦法,忍不住眉頭大皺:“長伯,這麽個打法得死多少人?得花多少時間?”
  “兵死數萬是不可免的,”吳三桂道,“至於費時……就看陛下打算往陜南派多少兵了。如果派出20個師,分幾路進兵,壹年內應該能推進到陽平關。”
  20個師差不多就是30萬兵了……現在明軍號稱百萬,但是真正屬於壹線野戰部隊的兵力,也就是四五十個師。
  朱慈烺扭頭看了看李巖、閻應元、戚元弼等人。
  李巖道:“自古平四川多是有陜南而入,雖然也有人用過奇謀,但是李來亨、李定國之流也非等閑,所以用謀不如用力。”
  閻應元也道:“涼國公說的是南下主攻之路,如果真能出兵30萬,應該可以分3路進軍,除散關道外,還可以加上褒斜道和隴南壹路,這樣流寇就得分兵以禦,兵分則弱。”
  戚元弼則說:“若要使賊分兵,還可以派壹支偏師走甘南入松潘,偷襲成都府。”
  “走松潘路?”朱慈烺看著地圖,這可就是過草地、爬雪山了……
  秦明濤說:“陛下,可以讓近衛軍走壹趟!松潘路雖然艱難,但壹定難不倒他們。即便不能偷襲成都得手,取了松潘衛之地,也能威脅陜南流寇的側翼。”他頓了頓,“另外,朝廷還可以從烏斯藏調兵帶路和助戰。松潘壹帶有不少羌人部落,都信喇嘛教,若得大喇嘛相助,他們應該會幫著朝廷官軍。”
  朱皇帝終於點了頭:“如此也好!就派出萬余精銳試試看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