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22章 黃臺吉入坑了?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6

  “大汗,二貝勒的兵馬已經攻上了義院口,斬殺南兵數十,並殺散余眾!”
  “大汗,二貝勒的前鋒已經在義院口內和南兵步騎約2000人接戰,雙方射箭如雨,我軍正在鏖戰,二貝勒請大汗發兵支援!”
  壹個個騎兵飛也似的策馬而來,匆匆的匯報軍情。黃臺吉坐在擺在青龍河邊(灤河的支流,靠近界嶺口,距離義院口也不遠)的大帳之內,面前放著大幅的地圖,都是孫得功、李永芳這些熟悉薊遼各處地形的漢奸替黃臺吉繪成的。如果沒有這些人幫著帶路,黃臺吉可沒那麽容易摸到長城邊上來。
  他現在的計劃其實是聲東擊西,山海關和遼鎮的那幾萬精兵都不是他的目標,他的目標是入口飽掠,先搶上壹大票,緩解了大金國的糧荒再說。而且就算要捎帶著打死壹些遼鎮精銳,也不會在山海關內決戰啊!
  在山海關內打,打敗了不說了。即便打勝了明軍也可以往山海關和撫寧內躲避……這些城堡雖然不如寧遠(山海關對內的防禦能力不強),但是遼鎮軍守城還是很厲害的。天命老汗在寧遠城下吃憋壹次,黃臺吉在寧遠和錦州各吃壹個大虧。
  這回黃臺吉是虛國遠征,重兵深入,怎麽可能跑到山海關內去打遼鎮軍固守的堅城?這要是久攻不克,那可就是白來壹趟,來去的差旅費都沒人報銷!即便打勝了,還考慮自家的損失……打山海關這種堅城,守城的還是袁崇煥,贏了也得死傷個兩三萬!
  這種仗怎麽能打?
  所以派二貝勒阿敏攻打義院口就是佯攻!嚇唬壹下明軍,好把三屯營的薊州鎮主力吸引到義院口,然後黃臺吉就能指揮大軍從喜峰口攻入了。
  入了喜峰口,才有大魚大肉可以吃啊!
  黃臺吉都已經計劃好了,入了喜峰口就先吃遵化縣城,吃完遵化吃玉田,吃完玉田薊州,吃完薊州吃平谷,吃完平谷吃順義,吃完了順義再虛晃壹槍假裝打北京,把明軍都吸引過去後再去吃大通州……吃完了通州就凱旋而歸,直撲密雲,走古北口出關。
  遵化、玉田、薊州、平谷、順義、通州……這壹路吃下來,大金國就發財啦!
  那麽多大肥肉不去吃,入義院口幹什麽?去屍山血海的啃山海關?黃臺吉的大汗不想幹了嗎?
  “阿敏怎麽搞的?”黃臺吉當下就怒了,“讓他去虛張聲勢,他怎麽直接打進去了?還在義院口內和南軍幹上了……他想幹什麽?”
  “大汗,”守在黃臺吉帳內的多爾袞這時插話道,“二貝勒跟隨老汗多年,久經戰陣,不會那麽糊塗的,他既然打進義院口,壹定是有道理的。”
  被多爾袞壹提醒,黃臺吉也覺得有點蹊蹺,他知道自己這個年僅17歲的兄弟腦筋很靈光的,考慮問題非常周密,是可以委以重任的。
  他對多爾袞道:“帶上妳的白甲兵去看看,順便支援壹下二貝勒。”
  “嗻!”
  多爾袞答了壹聲,就退出大帳,然後領上正白旗的白甲兵飛馬去了義院口。等他到達義院口的時候,二貝勒阿敏已經打退了在義院口內和自己交戰的明軍。不過他也沒乘勝追擊,而是收兵義院口關上。多爾關見到他的時候,他正站在義院口長城的墻頭上,手裏還拎著裝了美酒的葫蘆,壹邊喝酒壹邊在看風景。
  “二貝勒,怎麽回事?大汗讓妳佯攻,妳怎麽把義院口給打下來了?”多爾袞見著阿敏就問。
  阿敏不是努爾哈赤的兒子,而是努爾哈赤的兄弟舒爾哈齊的兒子,他爹曾經和努爾哈赤鬧分裂,想要投靠朝廷,結果被幽靜致死,他的兩個兄弟也被殺死。不過他卻因為黃臺吉等人的求情免於壹死,後來還繼承父親的部眾跟隨努爾哈赤、黃臺吉二人南征北戰。但是在後金國的諸貝勒中,他始終是壹個異類。
  所以多爾袞的年紀雖然比他小了幾十歲,也沒有位列大貝勒,但依舊敢在他跟前吆五喝六。
  “我也不知是怎麽回事啊!”阿敏也不和多爾袞置氣,只是兩手壹攤,“我也是佯攻啊,可是南兵太無用,壹打就跑……”
  這是佯攻遇上了誘敵!
  “什麽?壹打就跑?”多爾袞壹楞,“這裏是義院口啊!”
  “對啊!”阿敏點點頭,“我也覺得蹊蹺,於是就帶兵往裏探了下,結果於是了2000南兵。”
  “打得怎麽樣?”多爾袞忙問。
  “又跑!”阿敏道,“射了幾輪箭,放了壹陣銃,然後又跑沒影了!我擔心有詐,所以沒去追,就收兵回來了。”
  “的確有詐!”多爾袞道,“山海關內的南兵應該是遼兵,不至於那麽無用。”他想了想,“南軍會不會是想誘咱們深入,然後在山海關和兔兒山之間設伏吧?”
  “不大可能,”阿敏搖搖頭,“山海關內的地形還算平坦開闊,不是設伏的好地方,倒是可以打堂堂之陣……南軍應該是想在關內決戰!”
  “決戰?”多爾袞壹楞,“他們就不怕被咱們殺得大敗?”
  阿敏嗤的壹笑,喝了口酒:“哪有那麽容易?遼軍守家的時候還是能打的……咱們可不能在人家家門口打。”
  “我明白了!”多爾袞的腦子到底轉得快,“南兵就是要在山海關內消耗咱們啊!”
  “差不多……”阿敏又是壹口酒,“不過咱們這樣,也算是把南兵吸到義院口壹帶了,喜峰口那邊應該容易打了吧?”
  “恐怕不行啊!”多爾袞搖搖頭,“南兵既然在山海關內張網以待,那麽他們壹定在山海關上集結了大兵……我們如果破喜峰口而入,他們的大兵壹定會轉向西行。”
  “那又如何?”阿敏道,“南兵遲緩,跟不上咱們的。”
  “可還有那個勇冠三軍的少年天子呢!”多爾袞道,“如果讓他們壹路跟著,直到和南帝的騎兵匯合,我們可就難打了。而且關內的那些城堡到底好不好打也不知道,萬壹都很難啃,麻煩就大了。”
  阿敏壹想也對,問了句:“那怎麽辦?”
  多爾袞壹笑,“不著急,大汗會有辦法的!”
  ……
  “大汗萬歲,大汗萬歲……”
  當壹片黃色的旗幟出現在義院口長城是城墻上時,歡呼的聲音在空中連成了壹片。
  趙率教領著兒子趙光榮,在少數親衛的護衛下,就義院口長城下的壹片山林中,背靠壹顆大樹,舉著千裏鏡,死死的看著對面山坡和長城上的狀況。
  義院口長城和周圍的山坡上,這時已經到處都是黃、白、紅、藍等顏色的旗幟了。透過千裏鏡,趙率教隱約還能看見大批的建奴八旗兵正在山坡和長城上搭建帳篷,挖掘壕溝,修建柵欄。
  看著樣子,建奴的大軍是要在義院口長城周圍安營紮寨了!
  “父帥,黃臺吉!”趙光榮忽然驚叫了起來,叫了壹聲後,他就擡起壹條手臂,指著義院口長城上的壹處墩臺,“那邊,在那邊……”
  趙率教連忙將千裏鏡對準了那處墩臺,仔細壹看,果然有壹個彪形大漢,穿著明皇色的布面甲,在壹群同樣穿著黃色布面甲的建奴兵簇擁下,出現在了墩臺的高處,身後還有個人打著遮陽的黃羅散蓋。
  趙率教吐了口氣,心事重重地說:“是黃臺吉……他來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