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壹臣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在塵土飛揚的大路上,壹大壹小兩個孩子,緩慢前行。 他們的旁邊是空曠的原野,只有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

大明第壹臣 by 青史盡成灰

2022-12-9 22:32

  朱棣比那兩個小,但這家夥天生壯實,穿開襠褲就能騎小馬,屬於老虎崽子,以壹敵二,也沒啥問題。
  要不然朱老二和朱老三也不會叫幫手。
  小太監們雖然不敢打傷皇子,但是卻可以圍住朱棣,限制他的拳腳,然後讓兩位皇子動手,教訓這個臭弟弟。
  頭幾次朱棣還真吃虧了,被打的挺慘的。
  但朱棣這小子有個軸勁兒,他也不找幫手,就是自己想辦法,他不知道從哪裏順來了壹根搟面杖,藏在身上,趁著老二老三不註意,追著倆人就下手。他打壹次,老二老三叫人加倍報復,然後朱棣再來個超級加倍……
  反正他們妳來我往,鬧得不可開交。
  在外人看來,就是小孩子之間的打鬧,無關緊要,更不敢驚動朱元璋,因此就這麽壓下去了。
  不得不說,朱棣由於年紀小,勢單力孤,總體還是吃虧比較多。
  但是今天不壹樣。
  老朱和馬皇後就在後面壓陣,他壹聲叫嚷,鎮住了老二和老三,他們倆不敢動手,朱棣可抓住了機會。
  他朝著那幫小太監就下手了。
  “讓妳們為虎作倀,讓妳們欺負我!看我不打死妳們!”
  朱棣切齒咬牙,“我最恨拎不清的,要不是妳們攛掇,那倆混蛋敢跟我動手?”
  朱棣壹邊罵,壹邊打,小太監們更不敢還手,只能躲避,偏偏這裏又很狹窄,被打得鬼哭狼嚎。
  朱棣還不解氣,又指著壹個太監,狠狠罵道:“還有妳,妳說什麽要幫著太子,不許我搶了東宮的位置!我打死妳啊!”
  朱棣掄起門栓,照著腦袋就砸,打得鮮血迸濺,小太監幾乎摔倒。
  “殿下,救命啊!”
  朱老二看到了父皇母後,心虛得厲害,卻也低喝道:“老四,別惹禍了,讓父皇母後生氣!”
  他的話音剛落,朱元璋竟然到了眼前。
  “讓老四打,給咱狠狠打!”
  朱元璋怒了,“朱樉,妳給咱說實話,是不是有人挑唆妳們兄弟感情?”
  朱樉惶惶不安,拼命看向馬皇後,哪知道馬皇後壹聲低喝,“畜生,還不跪下!”
  這下子好玩了,朱樉,朱棡全都直挺挺跪倒,低著頭,壹副犯了大錯的模樣。朱老四還不肯罷手,追著打,還在罵,結果讓朱元璋壹伸手,揪住了衣領,直接提到了眼前。
  “行了,還嫌丟人不夠啊!”
  朱棣更不服氣:“丟人?我不怕,反正他們欺負我,我就要打回去!”
  “行了!”
  朱元璋再次怒喝,朱棣到底不敢說什麽了,只能扁著嘴,無聲嘟囔。
  朱元璋又看了看兩個跪在地上的兒子,突然道:“妳們身邊都有幾個太監?”
  朱樉想了想道:“有,有十幾個吧!”
  “全都裁了!只留幾個上了年紀,粗苯的太監灑掃!”朱元璋又看了壹眼朱棡,沈聲道:“老三也是這樣,其他皇子身邊的小太監,全都廢掉!”
  朱元璋怒視著這群小太監,冷冷道:“妳們挑唆皇子,搬弄是非,讓兄弟反目,父子成仇。按說咱必須要殺了妳們。可壹來妳們年紀太小,二來也是受了苦,挨了壹刀。咱念在妳們受了罪的份上,就不再砍妳們壹刀,但是這宮裏頭也斷然不許妳們這樣的奸邪之輩!現在就收拾東西,走!”
  “全都逐出皇宮,送去濠州,立刻就走!”
  這些小太監不但被朱棣打得夠嗆,還要被逐出皇宮,頓時好幾個都嚇哭了。
  朱樉和朱棡也心疼,都是玩伴,他們要是沒了,自己可怎麽辦?
  他們倆還想說話,哪知道朱元璋把怒火都撒在了他們身上。
  “兩個混賬東西!糊弄父皇,又欺負兄弟……妳們還敢湊在壹起,幫著老大欺負老四?等妳們太子哥哥回來,咱讓他扒了妳們的皮!”
  老朱這個氣,壹頓臭罵之後,還給兩個兒子幾巴掌,這壹次馬皇後沒有攔著。
  可把朱棣給高興壞了,小眼睛瞪得溜圓。
  打,狠狠打!
  只不過老朱也沒有太如朱棣的願,只是呵斥幾句,隨後就讓兩個兒子滾了,倒是弄得朱棣很不滿意,還沒打過癮呢!
  朱元璋冷哼壹聲,“他們都是妳的哥哥,妳怎麽不幫他們求情?”
  “求情?為什麽求情?又沒有打死!再說了,我現在可是在魯王府住著,跟張庶寧他們玩。幹嘛管他們倆的死活?”
  朱棣說得義正詞嚴,理直氣壯,說起來還是朱元璋無能,把朱棣輸給了張希孟。屁大的孩子,就讓他學著兄友弟恭?
  那多虛偽啊!
  老朱深吸口氣,只能無奈道:“妳人也打了,威風也抖了。去魯王府吧,跟張庶寧說說,講講妳的威風!”
  老朱壹揮手,朱棣也只好離去,不過他還把門栓別在了腰上,這玩意比搟面杖有勁兒,打人更疼,歸我了!
  朱老四喜滋滋跑了,像是個凱旋的將軍。
  看著他的背影,朱元璋重重嘆口氣,顯得很無奈。
  這些皇子爭端,互相耍心機,爭權奪利,討好父皇,拉攏臣子,為自己搖旗吶喊……妳說他們真的就懂嗎?
  未必!
  可他們身邊都是什麽人啊?
  壹心想教出儲君,為帝王師的先生,盼著他們高升壹步,登基稱帝,自己也跟著飛黃騰達的小宦官。
  再有壹堆居心叵測的外戚。
  這幫人湊在壹起,搖唇鼓舌,搬弄是非,又晝夜灌輸……這要是能好就怪了?
  再說好些皇帝,當太子的時候,人好好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簡直跟聖人差不多。結果壹登基,立刻就換了張面孔,無縫銜接到荒唐天子,變臉堪比翻書。
  假如真的是在這麽個環境長起來,成天演戲裝蒜,壹朝掌權,要是不放肆胡來,反而是異數呢!
  “妹子,妳說過去咱就想著,要給幾個孩子最好的,選最好的先生,好好教導他們,讓他們衣食無憂,吃穿不愁,安安心心,讀書成才……”朱元璋無奈長嘆,“咱是不是想錯了?”
  馬皇後無奈長嘆,“也不能說錯了,咱們讓張先生教標兒,不就很妥當嗎!”
  朱元璋壹聲長嘆,老臉無光。
  說實話,他有段時間,還挺埋怨張希孟的,覺得他不夠盡心盡力。
  可現在壹看啊,或許張希孟的放養,竟然是壹種不錯的方法。
  就拿這幾個混小子來說,能讓他們老老實實長大,別成天胡亂琢磨,更別惹出什麽簍子來,就已經是萬幸了。
  “天家到底不是壹般人家啊!”
  朱元璋長嘆之後,這才想起來,還是趕快降壹道旨意,讓張希孟進京吧!
  原本朱元璋是想等等,再多處死幾個官吏,好好出出氣。
  可現在壹看,天下的小人何其多,皇宮之中,皇子身邊,遍地都是這種人,只靠自己的壹口屠刀,也未必能殺幹凈。
  當然了,該殺的還是要殺,殺過之後,卻是還要靠著張先生的智慧,收拾殘局,重新制定規矩。
  從裏往外,把這些人全都管好!
  朱元璋無奈,只能下旨,讓張希孟進京……但是旨意送去,張希孟卻無動於衷。
  開什麽玩笑?
  我人還在北平呢!
  現在就過去。豈不是說我擅離職守,落人把柄?
  不去!
  傳旨的人都傻了,魯王殿下啊,您這是抗旨不遵啊!
  “什麽抗旨?我人不在揚州,我抗的哪門子旨?要不妳就讓陛下下旨說明,是讓我秘密來到揚州的,要不妳就規規矩矩,去北平留守司下旨,然後等著我回京。”
  這下子可熱鬧了,老朱想讓張希孟立刻進京,張希孟還不湊熱鬧了!
  沒法子,又折騰了足足八天,張希孟這才坐著船,晃晃悠悠,回到了應天。
  張希孟這壹回來,可是朝野大驚,人人仰望!
  張相啊!
  妳可算是回來了!
  大家夥都盼著呢!
  張希孟倒也沒故作低調,反而把魯王的大旗打出去,牌面拉滿。
  浩浩蕩蕩,回到了應天。
  這回京中大小文武,包括李善長,朱升,李習在內,都來迎接。
  “張相,衛國戍邊,妳辛苦了。”李善長拉著張希孟的手,簡直壹把鼻涕壹把淚。哭得稀裏嘩啦。張希孟這人怎麽樣不好說,但他不會像朱元璋壹般,直接舉起屠刀,先哢嚓再問話……
  這些日子死得太慘重了,必須有人阻止老朱了。
  “李兄,我提出改革鹽法,最初的用意就是給邊軍將士補充糧餉,讓他們能守得下去!邊軍有多苦,不消我多說吧?太子殿下早就講過了,他十歲孩童,不會撒謊吧?應天死得再多,能比得過邊疆流血犧牲?”
  “將士的命,就不值錢嗎?”
  張希孟義正詞嚴,大聲質問。
  李善長無可奈何,慚愧道:“鹽法,鹽道!確實該死!他們是壹粒老鼠屎,壞了壹鍋湯。貪贓枉法,敗壞國典。真的該千刀萬剮,誅滅九族!”
  其他眾人也只能附和。
  張希孟又道:“話是這麽說,理也是這個,但畢竟人命關天。若是能把壹些從犯發配邊疆,戴罪立功,往後不許赦免,或可以廢物利用,給天下壹個交代。”
  張希孟的話剛說完,羅復仁就立刻道:“張相此議甚妙!秋糧征收就在眼前,又要供應軍需,千頭萬緒,最需要朝廷上下壹心啊!”
  張希孟深吸口氣,“羅尚書講的有理,但雷霆雨露,莫非天恩!咱們當臣子的,不能替陛下決斷。”
  張希孟又看了看大家夥,隨後道:“諸位可願意隨我壹起進宮,面見陛下,請求恩寬?”
  眾臣還能說什麽,有張相帶頭,我們什麽都不怕了!
  同去,同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