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世界許願系統

上善若無水

歷史軍事

萬歷十九年春,福州府城北。 南國春光燦爛的季節裏,和風熏柳,花香醉人。 鄉野的田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374章 妳再說壹遍?

萬千世界許願系統 by 上善若無水

2022-3-6 20:31

  王霄回到相王府的時候,李旦早就帶著眾兒子們在等他。
  看到王霄走進來,眾人神色各異。
  王霄當然不會在乎了,他笑嘻嘻的上前對李旦行禮“見過陛下。”
  原本繃著臉的李旦,也是被逗樂了。
  他擺了擺手“別胡說。”
  王霄挑眉“難道李重茂還在位?還是說有別人想要爭奪大位?莫不是覺得禁軍之刀不利否?”
  李旦的幾個兒子,都是壹言不發,看向王霄的目光更是復雜。
  經歷了今天晚上在宗廟前的那壹幕之後,他們終於是明白了,想要坐上那把椅子真正需要的底氣是什麽。
  只可惜,都是明白的太晚了。
  “妳啊。”
  李旦搖著頭“不可過於持重武力,否則必有武人禍亂之事。”
  畢竟不是長於深宮婦人之手的王爺,李旦還算是有見識。
  過於重文,則國防松弛。壹如大慫明末。
  過於重武,則藩鎮割據。壹如漢末大唐。
  能夠把握住這個合適度量的,都是明君。
  “太平已經讓李重茂退位了,大家都推舉我來繼承皇位。”
  相王李旦目光炯炯的盯著王霄“妳覺得如何?”
  他現在唯壹擔心的,就是王霄想要壹步到胃……位。借著掌控北衙精兵的機會,直接以武力要挾上位。
  李旦自己實際上並不是太過於看重這個,畢竟他這壹輩子幾乎都是目睹著老李家是如何為了爭奪那把椅子而自相殘殺的。
  他只是不想王霄太過於急切,那樣的話會將大好的局面給毀了。
  王霄壹臉的無所謂“這是好事啊,我當然是支持了。”
  他這話壹出,身後頓時傳來了松口氣的聲音。
  王霄若是真的挾武力強行奪取皇位,他們還真沒辦法應對。
  李旦嘆了口氣,目光掃過那些兒子們,微微搖頭問他“大家夥想要推立妳為太子,妳覺得如何?”
  王霄倒是沒什麽好意外的,他隨後詢問“姑姑是什麽意思?”
  李顯死了,韋後壹黨都被處置了,甚至就連宰相都被滅了。
  此時此刻,大唐宗室之中勢力最大的就是李旦壹黨和太平公主壹黨。
  李旦看了眼王霄身後的李成器“太平推舉妳大哥為太子。”
  李成器就是李憲,是李旦的嫡長子。
  十幾年前的時候,他就曾經被冊封為皇太子。從出身和資歷上來說,由他出任太子最為合適。
  只不過,太平公主用心險惡啊。
  她自然是親眼看到王霄所折騰出來的實力,這才故意提名李成器就是為了給李旦壹家子添堵。
  王霄轉身看著李成器。
  李成器被嚇的猛然後退壹步,四周皇子們也是紛紛讓開了位置。
  王霄邁步走過來,在他說話之前擡手攬著李成器的肩膀“我也覺得大哥最合適做太子。”
  “不可不可。”
  這位歷史上被追封為皇帝位,稱之為讓皇帝的壽春王,連連擺手說“我不成的,太平年月還好說,可現在大唐內憂外患,只有三郎這樣的雄才才可為太子。”
  那邊李旦松了口氣,起身走過來拉著王霄的手,深情的說“宗廟社稷的災禍是妳平定的,神明與百姓也都仰賴妳的力量了。”
  這個時候王霄也不好演什麽三辭三讓了,畢竟只是太子位而不是皇帝位,用不著那麽多的套路。
  第二天壹早,壹眾人等齊聚金鑾殿上。
  太平公主當眾逼著淚流滿面的李重茂讓位。
  李重茂也是滿心悲苦。
  他爹被毒死了,他老娘被處死了,他姐被劈了,他幹爹也被斬了,甚至現在就連他自己的皇位也要保不住了。
  李重茂滿心悲憤,在心中怒吼‘這世間還有比我更慘的人嗎~~~’
  可惜他的悲苦沒人會去關心,因為他沒有實力啊。
  別無選擇的李重茂,只能是接受命運的安排,當眾選擇退位禪讓給了相王李旦。
  李重茂很快就被送走,接下來的才是重頭戲。
  李旦換好龍袍,登上了皇位接受眾人恭賀之後,第壹件事情就是大肆封賞。
  作為頭功的王霄,從二字的臨淄王晉升到了壹字平王。
  據說有人提議給秦王封號的,只不過這號有點大,自從李二郎之後就沒人再敢用這個王號。
  當然了,百多年之後倒是有個李茂貞被封為秦王,可他雖然也姓李卻是被賜姓的,並非是大唐宗室。
  這些虛銜王霄並不在意,他真正在意的是後面的那些實權。
  首先是同中書門下三品,就是中書令。
  而在唐朝這裏,中書令,侍中與尚書左右仆射才能稱之為宰相。
  可以稱之為宰相的人有不少,可唯有掛上中書令的,才是真正的首席宰相。
  就是中書省的老大,而中書省則是負責掌管機要,發布皇帝詔書與朝堂政令的朝廷最高機構,是大唐的政務中樞與最高朝廷機構。
  壹句話形容就是,政務權在手。
  除此之外他還兼任殿中監,也就是殿中省的老大。
  大唐各個部門,大都是稱之為省。
  什麽中書省,門下省,殿中省什麽的。
  殿中省是負責掌管皇宮之中壹切事務,類似於大內總管,可級別卻是遠超大內總管。
  讓王霄兼任這個,是李旦向他表明,這椅子以後肯定是妳的,否則的話妳隨時都可以封鎖皇宮,畢竟整個皇宮都歸妳來管理。
  除了掌管皇宮與掌控朝中政務之外,還有最重要的壹點就是,王霄還兼管北衙諸軍。
  這壹點才是最重要的。
  之前那什麽宰相大內總管的,都是看著好看聽著好聽。
  實際上如果沒有這最為重要的兵權,那退朝之後立馬就得動手了。
  大唐的軍制非常繁雜,各種軍號很多。
  而這其中,隸屬於朝廷的野戰軍是南衙十六衛,而北衙諸軍這是最為精銳的皇帝禁軍。
  他們駐紮皇城四周,掌控整個京城。這才是真正能夠決定壹切的力量。
  李旦很清楚,不給王霄這些話,說不得等退朝之後就會有北衙甲士再度殺入宮中來。
  這早已經不是王霄壹個人的事情了。
  如果王霄不能成功上位,那些跟隨王霄入宮的甲士們,必然會為了自己的性命用刀兵將他給推上去。
  所以在李旦這裏來說,他是屬於別無選擇。
  王霄略微推辭了壹下,然後就在眾人復雜的目光之中接受了。
  大家之所以目光復雜,那是因為在百年之前,也曾經有另外壹位王爺,也曾經擁有過如此眾多的實權職務。
  那位王爺是秦王,中書令,天策上將。
  也是領兵殺入了皇宮之中,用鮮血染紅了皇宮。
  秦王人稱李二郎,而現在的平王則是人稱李三郎。
  “實在是太像了,簡直就是歷史重演了壹遍壹樣。”
  現在只差最後壹點,那就是玄武門之後李二郎先是被冊立為皇太子,幾個月之後才接受禪讓登基為帝。
  所以,在壹番對眾人的封賞之後,就進入了最為關鍵的冊立皇太子的討論之中。
  “宋王李成器乃嫡長子。”
  太平公主走出來,看著剛剛被冊封為宋王的李成器說“他既是嫡子又是長子,皇太子之位自然是應由宋王來擔當。”
  這年頭宗法制度的基礎,就是嫡長子繼承制。
  而所謂的嫡長子繼承制,其核心意義就是在於‘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實際上不只是華夏,扶桑高麗等地,甚至是遙遠的歐羅巴各國都是用的嫡長子繼承制。
  商朝以前,主要的繼承制度是兄終弟及。
  而從商朝開始,壹直到封建制度消亡,最主要的繼承方式都是這個嫡長子繼承制。
  這麽做可以有效避免兄弟之間為爭奪權位和財產的繼承而引發的禍亂,從而維護了王權的威嚴和社會的穩定。
  制度是這麽說的,可實際上大唐自從李二郎開了個好頭到現在,接連幾任皇帝沒有壹個是嫡長子的。
  而且每壹任的皇帝上位,都會伴隨著腥風血雨。
  就好似當年李建成臨死之前,詛咒李世民的後代都會學他這樣互相殘殺成真了壹樣。
  歷史上要壹直等到李隆基的孫子,唐代宗李豫上位,才算是打破了這個魔咒。
  李豫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嫡長子繼位。
  太平公主的權力欲極大,畢竟常年在武則天身邊接受熏陶。
  她自然是能夠看出來,李成器是個唯唯諾諾的主,他若是繼承皇位,自己這個太平公主還能有操縱朝局的機會。
  可王霄卻是個真正的狠人,壹出手就把北衙禁軍給拿下,行事之果決,頭腦之精明,手段之靈活絲毫不亞於當年的李二郎。
  這要是王霄上位了,怎麽可能會給太平公主絲毫幹涉朝局的機會。
  甚至說不得,到時候還會把她給剿滅了。
  因為她算是看出來了,這李三郎與李二郎很是相像,容不得別人指手畫腳。
  只不過,太平公主的算盤打的很好,可當事人卻是不幹吶。
  這邊王霄都還沒說話,那邊李成器就自己主動走了出來。
  他行禮之後說“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平王有功於國,自己決不居平王之上。”
  李旦明白太平公主的打算,當即順水推舟“既然如此,那就立三郎為太子。”
  太平公主恨恨的跺腳,甚至當著眾人的面給李成器臉色看“窩囊廢!”
  李成器性格懦弱,被罵了也只是低頭當做沒聽到。
  而李旦也不好在這裏和妹妹翻臉,也只好假裝沒聽到。
  可王霄卻是猛然轉身,幹脆的走到了太平公主面前,居高臨下的看著她。
  “妳再說壹遍?”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