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封諸王
從百戶官開始 by 七只跳蚤
2023-9-17 08:47
乾清宮之前的廣場之上,秦王、晉王、楚王等壹眾藩王宗室此刻皆是看向禦書房方向。
這些人很清楚,天子到底是何決斷也就在這壹兩日之間,如果說此番有內閣諸位閣老站在他們這邊都無法說服天子讓天子下旨允許將他們實封南洋的話,那麽他們怕是就別想有什麽機會前往南洋了。
也正是因為清楚此事關系到他們的未來,所以縱然是以往不將壹切放在心上的壹眾藩王宗親這會兒也都顯得非常的急切。
時間壹點點的過去,以往以王陽明為首的內閣重臣進入禦書房商議皆是早早離去,然而這壹次卻是久久不見王陽明等人出來,這不得不讓壹眾藩王宗親心中生出想法來。
也不知道如今禦書房當中到底是什麽情形,以王陽明為首的內閣重臣到底能不能夠說服天子。
晉王忍不住咬牙道:“該死的秦國公,如果說不是他橫插壹腳的話,陛下早已經答應許我們在南洋封邦建國了,又怎麽會像現在這般不知結果會如何!”
“對,壹切都怪那李桓,別讓我找到機會,若是找到機會的話,定然饒不了他。”
秦王看了幾人壹眼冷笑壹聲道:“行了,這會兒說這些有什麽用,難道妳們不知道李桓到底多麽受天子信重嗎,如果說這次天子不答應的話,那麽我們就還是壹群沒有什麽實權的王爺,別說是去報復李桓了,到時候李桓怕是不會放過我們才是。”
聽秦王這麽壹說,不少人不禁想起李桓先前彈劾他們的事情來。
他們各自王府到底侵吞了多少的良田,他們心中再清楚不過了,平日裏不查倒也罷了,如果說真的是去查的話,到時候他們真的是吃不了兜著走。
正想著這些,忽然之間就聽得壹人驚呼道:“大家快看,王陽明他們出來了!”
眾人聞言紛紛擡頭向著遠處看去,壹看之下就見到以王陽明為首的壹眾人大步而來,而同王陽明壹起的還有李桓等壹眾勛貴。
走到了近前,壹眾藩王宗親向著王陽明看了過去,眼中流露出幾分探尋的神色來。
似乎是察覺到了壹眾藩王宗親眼神之中探尋的意思,王陽明捋著胡須上前輕笑沖著壹眾藩王宗親壹禮道:“王某在這裏恭喜諸位王爺了,賀喜諸位王爺了!”
本來心中還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的壹眾藩王見到王陽明這般的反應,聽了王陽明的話壹個個的不由的楞了壹下,隨即反應過來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尤其是以秦王、晉王幾人為首帶著幾分驚喜的看著王陽明顫聲道:“王閣老,難道說陛下那裏已經答應了不成?”
強忍著內心的激動,壹眾藩王宗親那叫壹個難以置信啊,要知道天子遲遲沒有做出決斷,甚至就連王陽明等閣老都對此不抱什麽希望了,這就讓壹眾藩王宗親受到了影響認為此事怕是不大可能成了。
然而驚喜來的就是這麽的突然,就在他們幾乎不報什麽希望的時候,王陽明卻是給他們帶來了好消息。
王陽明在壹眾藩王宗親的註視下,沖著壹眾人緩緩點了點頭。
幾乎是壹瞬間,壹眾藩王宗親心中那叫壹個驚喜,甚至有人沖著禦書房方向叩首道:“多謝陛下,陛下聖明!”
而壹旁的李桓似乎是見不慣壹眾藩王宗親,直接冷哼壹聲,轉身就走。
被驚醒了過來的秦王、晉王等人此時那叫壹個底氣大增,看著李桓那壹臉氣憤的模樣臉上不禁露出興奮之色。
甚至楚王更是向著李桓帶著幾分不屑道:“李桓,妳這奸賊竟然也想離間我等同陛下之間的親情,妳不過是陛下的壹介寵臣罷了,陛下寵信妳的話,妳是個人物,如果陛下不信妳,妳又算什麽。”
“哈哈哈,我等乃是天潢貴胄,太祖血脈,以後更是封邦建國的諸侯王,妳李桓頂天了也就是壹個國公罷了!”
看著李桓的身影消失在遠處,發泄了心中火氣的壹眾藩王宗親此時也顧不得同李桓計較什麽,他們更關心的是天子這邊到底要如何安排他們。
而這會兒王陽明輕笑道:“陛下旨意!”
說話之間,就見王陽明手中捧著壹份聖旨,壹眾藩王見狀大喜連忙拜下。
伴隨著王陽明宣讀著天子所下的實封壹眾藩王宗親於南洋行省,許其封邦建國的旨意,壹眾藩王的壹顆心徹底的落了下來。
都說天子壹言九鼎,如今既然聖旨已下,他們自然也就不再擔心什麽。
接了聖旨之後,壹眾藩王這才起身,然後簇擁著王陽明等人,詢問著朝廷要如何安置他們的問題。
南洋行省可是相當之廣袤的,既然朝廷要將他們遷移到南洋行省去,那麽關於他們的封地的劃分,就由不得他們不上心了。
雖然說南洋富庶,但是就算是富庶之地,也是有優劣之分的,如果說朝廷大筆壹揮,給他們的封地不怎麽樣的話,他們豈不是太過吃虧了。
聖旨當中說的很清楚,天子已經將此事交由內閣辦理,那麽這也就意味著內閣眾臣便決定著他們各自封地的所在,此時要是不同內閣眾臣處理好關系的話,他們的反應也太過遲鈍了。
內閣
壹間堪稱寬敞的大廳之中,以王陽明為首的壹眾閣臣端坐,除了內閣眾臣之外,尚且還有被召集而來的壹眾藩王宗親。
因為此番有資格封邦建國的藩王宗親數量不在少數,所以就算是這寬敞的大廳也都顯得有些擁擠起來。
不過這會兒壹眾人所關註的卻不是擁擠不擁擠的問題,壹個個的目光卻是落在了那壹張懸掛在廳中的壹張偌大的輿圖之上。
這壹張輿圖之上密密麻麻的標註著大大小小數以千計的島嶼,這些島嶼有大有小,正是這數年之間,朝廷探查南洋行省所制作出來的壹份詳細的輿圖。
雖然說在這輿圖之上所標註的島嶼數量有上千之多,可是南洋之地島嶼實在是太多了,這些被標註出來的島嶼連其中的十分之壹都不到,雖然說這壹份輿圖還不夠詳細,但是如果說是眼下用來分封壹眾藩王宗親的話,倒也足夠用了。
可以說王陽明等人隨便在輿圖之上那麽壹指,便有可能是壹位藩王未來的分封之地,所以說此時壹眾藩王宗親全都緊張而又關切的看著那壹份輿圖。
王陽明同楊廷和、劉宇等人對視了壹眼,關於這些藩王宗親的分封之地,看似是由內閣分派,其實真正拿主意的卻是天子。
早在不久之前,包括李桓在內,天子便已經同內閣商量好了這些藩王宗親的去向。
南洋之地島嶼眾多,可以說數以萬計,不過這麽多的島嶼,其中幾乎九成都不過是壹些面積不大的荒島罷了,這些荒島在這個時代幾乎是沒有什麽價值,也根本不可能做為壹眾藩王宗親的分封之地。
真正能夠拿出來分封壹眾藩王宗親的至少也要有壹縣之地大小,島上還得有足夠的土地,否則的話,真的將這些藩王給分封過去,怕是會要了這些藩王的性命。
朝廷不是要置這些藩王於死地,而是真的想要利用這些藩王鎮守南洋行省,借助這些藩王的力量開發南洋,徹底的將南洋之地融入華夏版圖。
單單是以朝廷的力量來開發南洋,說實話也就是如今朝廷的財政足夠充裕,否則的話,朝廷還真的扛不住,即便是如此,朝廷想要掌控南洋也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
如果說能夠利用這些藩王宗親的力量的話,那麽必然能夠加快朝廷掌控南洋的進程。
畢竟這些藩王宗親雖然說沒有什麽軍政大權,可是壹個個的全都是地方上的土皇帝,所掌握的人口就是壹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這些依附於各個藩王宗親的佃戶,其戶籍甚至都不在朝廷手中,也就是說各家王府下屬的佃戶到底有多少,就是朝廷都不太清楚。
前番朝廷施行新政,清查天下田畝以及隱戶,的確是收效極大,然而對於這些藩王宗親來說,朝廷的政令還真的很難徹底的施行,至少不少藩王宗親明裏暗裏不予配合,地方上的推行新政的官員也很難將這些藩王如何。
畢竟涉及皇家,這些藩王壹個個拿出無賴的架勢來,除非天子親自下旨督查。
如今這些藩王壹旦分封於南洋之地封邦建國,那麽他們肯定要帶著壹部分人前往各自的封地的,其實這也是朝廷所鼓勵的。
只要這些藩王有能力帶人前往南洋,朝廷絕對不會阻攔。
就在壹眾藩王的期待之中,王陽明緩緩站起身來,目光掃過壹眾人道:“諸位王爺,蒙陛下信任,將此分封之事交由我等辦理,如今關於諸位王爺的分封之地,我等皆已經在輿圖之上選出,這些全都是面積至少在壹縣之地大小的島嶼,可以說只要諸位王爺能夠帶上百姓前往封地,用心發展民生,以諸位王爺封地的情況,要不了多久便會呈現出繁華之相。”
“王閣老,這些咱們早已經知曉,現在大家夥關心的是咱們各自的封地在何處。”
有藩王頗有些迫不及待的開口道。
王陽明捋著胡須輕笑,沖著身旁的壹名吏員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就見那吏員走上前來,將壹份帛書呈給王陽明。
王陽明接過帛書,先是看了眾人壹眼這才緩緩開口道:“秦王封地,七星島,位於爪哇東南四十裏,面積約有五萬頃,森林、礦產不計!”
秦王聞言不禁皺了皺眉頭,朝廷分封給他的是獨立的壹個島嶼,這島嶼面積差不多有五萬頃,大概就相當於五百萬畝土地大小,這麽壹看的話,這面積已經是不小了,比之中原之地絕大多數的縣府還要大上許多。
可是如果考慮到這是壹個島嶼的面積,若是拋開其中的林地、礁石、水塘等等,真正可供耕種的田畝能有二三百萬畝已經是不錯了。
若是按照壹戶之家擁有田畝三五十畝來計算的話,大概能夠供養個十萬戶左右差不多已經是極限了,也就是說壹島之地能有三五十萬人口,比之大明壹縣所擁有的人口也是不差了。
這麽算的話,這樣壹個島嶼倒也足夠封邦建國了,若是沒有什麽野心的話,壹縣之地,數十萬人口供養壹個王侯,日子絕對要比在中原之地好過的多。
事先已經做過這方面的工作的秦王幾乎是壹瞬間便在腦子當中閃過了這般的念頭,沒有遲疑的上前沖著王陽明躬身壹禮道:“秦王府會以最短的時間遷移百姓前往七星島,封邦建國,為大明鎮守壹方。”
王陽明含笑點頭,目光落在晉王身上開口道:“晉王封地梅花島,位於泗水西北三十裏,面積約有七萬頃,島上有桃林無數,良田、礦產不計。”
聽得自己所封島嶼面積竟然要比秦王所封大上幾分,晉王臉上不禁露出了笑容,忙上前道:“晉王府會盡快將王府下屬良田交歸朝廷,完成百姓遷移,為我大明鎮守壹方。”
隨著王陽明將壹名名藩王的封地道出,這些藩王所得島嶼有大有小,不過總體而言,這些島嶼的價值其實都是相差仿佛,面積大壹些的,自然條件就要差壹些,多山地少肥沃良田,所以說在王陽明的解說之下,至少壹眾藩王表面上對於朝廷的分封還算滿意。
大明藩王宗親之中,最尊貴的自然是數十位親王,可是除了親王之外尚且還有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等壹直到奉國中尉,即便是最差的奉國中尉都有二百石的年奉,上百年來,大明宗室已經繁衍生息達到了上萬人之多,可以想象得出,朝廷每年單單是要奉養這些宗室要花費多少的錢糧。
除開靡費最多的數十位親王之外,天子對於其余的宗室自然也是有所安排的,親王之下的郡王同樣給予其封邦建國之權,只是這些郡王可就沒有親王那般獨得壹島的待遇,而是十幾名郡王壹起分得壹島之地,各自劃分自己的區域,因此只是數十個大小島嶼劃分下來,便解決了郡王的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