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當暴君

楓渡清江

歷史軍事

京師。
紫禁城乾清宮壹帶哭聲驟起。
正在乾清宮暖閣中持筆畫著圖紙的朱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零三章 多培養倭國買辦

穿越明朝當暴君 by 楓渡清江

2022-3-2 21:26

  祁彪佳此時已到了長崎。
  不過,來到現在的長崎,他沒有壹種離開中土這裏的感覺。
  因為這裏的人都著漢服,這裏的人都說的漢化,鱗次櫛比的商店名字皆用的是漢字。
  祁彪佳發現這裏的建築也開始大規模的以明式園林為主。
  長崎總督張有譽因此還對祁彪佳說道:“柳川、橫濱、大阪等地也開始盛行本朝建築,在這之前,倭國是盛行唐風的。”
  祁彪佳點頭:“看來本朝在倭國各方面的影響正在加強。”
  “這是自然,長崎壹帶已與中土無異,周邊幾個倭國藩地也開始盛行我漢家之風。”
  張有譽說著就問道:“祁公此次來長崎想必還有別的諭旨要傳達?”
  祁彪佳笑了笑:“張都堂果然聰明,沒錯,本欽差此次來,只為壹件事。”
  “何事?”
  “滅倭!”
  張有譽聽後怔在了原地。
  與張有譽壹同來迎接祁彪佳的朱由崧和朱以海不禁對視了壹眼。
  他們都沒想到朝廷已有滅倭之意。
  但隨之壹想後,眾人都也覺得朝廷這樣做是在情理之中。
  “此事可漸圖之,而不宜操之過急,這倭人自立於中華之外已久,已有自己之文明,要滅其國,當先亡其文明!”
  張有譽先說了壹句。
  祁彪佳點首:“聖上的意思,對幕府還是要扶持,防止其權歸天皇,另,盡可能謀求各地獨立,壓制強藩。”
  “陛下果然聖明!”
  “以下官看,滅倭之重點在於否定天皇之地位,並使倭國幕府放棄奉天皇為主,而該奉大明,如果幕府不從,當培植新的大名代替現在的幕府,而待將來天皇被幕府拋棄後,就可用挑撥幕府和各地強藩對戰,使倭國國勢衰弱,最後再以流官代替幕府和各地大名。”
  張有譽說道。
  “現在倭國有不少大名在謀劃推翻現有幕府,因為他們對幕府在我天朝面前,所表現出的軟弱而感到不滿,這裏面,薩摩藩就很想取代現有幕府,因為他們對幕府為迎合我天朝而阻止他侵略琉球的事感到不滿。”
  朱由崧這時候說了起來。
  祁彪佳聽後問:“支持幕府的大名有哪些,占多少,有何共通之初。”
  “柳川周邊和江戶周邊的,支持幕府,占得雖不多,但實力都很強,都和我天朝有貿易往來,在幕府支持下,負責協助我天朝商賈在其經商,這些大名往往和僑居於此的李國助等海商相交甚厚。”
  朱由崧回道。
  祁彪佳聽後不由得道:“看來這些人就是陛下所稱謂的倭國買辦。”
  “這樣形容倒也貼切,那些和幕府關系不深或者被幕府排擠的大名因為沒能得到與我們經商的機會,自然也就沒有成為買辦的機會,而自己的產業又被我天朝的商品給沖擊得無法存續,故而就要求幕府禁止與我們通商,降低稅賦,幕府自然不願意幹,我們也不願意讓幕府這樣幹,所以這些大名就越發對幕府不滿。”
  張有譽跟著說了壹句。
  “得壯大倭國的買辦勢力,讓幕府開更多的通商口岸給我們,讓我們的商品成為介入倭國內部爭鬥的敲門磚!並分壹些好處給這些買辦,讓倭國逐漸失去自己生產新火器,自己冶煉新鋼鐵等能力!諸公認為如何?”
  祁彪佳說道。
  “很是!”
  張有譽等皆點了點頭。
  但接著,張有譽又主動問道:“朝廷是否可以兩邊押註,也在暗中接觸壹下支持天皇或薩摩藩的倭國大名?以免將來幕府真的被推翻後,新的倭國之主會不買我們的賬。”
  祁彪佳聽後感到很是詫異地看了張有譽壹眼:“這個主意倒是可以進言給朝廷,但是,無論是誰將來做了倭國之主,都得是我天朝的買辦!為將來滅倭鋪路!”
  “這個自然。”
  朱以海這時候回了壹句,又道:“我現在的身份是儒學使,負責接洽倭人中的僧人和士大夫等,不知道我可否接觸壹下企圖改良倭國的士大夫,也好尋幾個願意投靠我大明並在改良倭國的過程中背叛他們自己人的倭國新貴?”
  “這倒是個好主意,也就妳這樣的儒學使,沒帶正職的適合做。”
  祁彪佳極為贊同起來。
  “我已經結交上壹位,此人是幕府家臣之子,名喚小宅順生,其父負責幕府與我天朝的商業往來,主要負責瓷器采辦與傾銷,以及軍火采購和傾銷,算是買辦,他自然是買辦之子,接受漢文熏陶很深,從小學的是儒家教育,眼下他已改名為文濡,主張倭國只有漢化才能變強,雖然他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讓倭國變強,但可以利用他想通過漢化讓倭國變強的主張來引導他逐漸成為我天朝在倭國的利益代言人。”
  朱以海這時候說道。
  “朱濡?”
  祁彪佳笑了起來,問道:“他為何給自己取漢姓為朱?”
  “他崇拜朱子,故想同聖人姓。”
  朱以海回道。
  “吾倒想見見他。”
  祁彪佳接著又說了壹句。
  “他將在我光大儒學社的講壇上宣講自己的儒學之論,到時候,祁公自可見到他。”
  朱以海說道。
  ……
  “漢字是世界上唯壹能有效表述文意的文字!故而作為天下致勝之道的儒學興在以漢文為體的中華,而非在我東瀛!我東瀛欲要擺脫愚昧,走向光明,必須進行漢化改革,大興儒學,摒棄現有倭文……”
  朱濡在臺上激情昂揚地講著。
  雖然他這樣做的目的其實是想倭國強盛起來,能不再落後於大明,但聽他講的漢人士大夫還是頗覺得有意思。
  祁彪佳甚至因此說道:“昔日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大興漢化,故而使北魏強盛,如今朱先生欲在倭國興漢化事,頗有北魏孝文帝之風啊!”
  “不敢,小生不過壹文士耳,何敢與帝王相比。”
  朱濡回了壹句。
  但祁彪佳則道:“有些事,很難說。”
  朱濡壹時不知祁彪佳這樣說是何意。
  不過,就在這時候,壹來聽講的倭國儒士伊藤仁齋則突然站了起來,激動地說道:“這樣不妥,雖然儒學當為天下正統之學,但我倭國自有其文化,怎能自棄文字,而直接漢化,如此則我倭國大和之族還是大和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