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89章 天下宗王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凡成大事者,必身負天命。
  古往今來,莫不如是。凡做大事者,皆不能免俗。故弄玄虛,穿鑿附會,皆是常有,並不稀奇。
  陳勝吳廣,毋需多言。便是張教主舉事前,亦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書京城寺門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以壯聲勢。
  後袁術得傳國玉璽。以為袁本為陳姓,陳乃舜帝後裔。時有壹句讖語,流傳甚廣:“代漢者,當塗高也”。而袁術字公路,“路”與“途”近義,“途”又與“塗”同音。以上種種,遂讓其堅定信心,以為乃天命所歸,行代漢而立:“吾字公路,正應其讖。”
  “代漢者,當塗高也”,當作何解?
  神鬼之事,本該見仁見智。
  然劉備在群仙會上,隨口壹問。卻讓於吉壹語成讖。
  民間傳言,此讖乃出自漢武大帝,金口玉言。正因前漢便開始流傳,故光武中興時,亦不能免俗。
  建武元年(25年),劉秀在河北稱帝。同年,公孫述在成都稱帝,國號大成。稱“白帝”。公孫述稱帝後,廢前漢五銖,重鑄新幣。百姓手中錢幣,因此無法流通。
  民怨沸騰之下,時有童諺:“黃牛白腹,五銖當復。”
  便有喜穿鑿附會之人,暗中傳言:王莽自稱“黃”,公孫述自稱“白”,正應“黃牛白腹”之句;而“五銖當復”,乃預示天下將重回劉漢之手。
  如此解讖,顯然對公孫述極為不利。於是急令人引用圖讖,妄圖扭轉輿論民心。
  先引《錄運法》:“廢冒帝,立公孫。”《括地象》曰:“帝軒轅受命,公孫氏握。”之句。又引《援神契》:“西太守,乙卯金。”欲以此,收攏人心,制造輿論。
  而光武只發壹問,便扭轉乾坤:讖語說,“代漢者當塗高”。妳難道是“當塗高”嗎?
  有光武舊例,再看今朝。
  黃巾禍亂八州,群盜蜂起,大漢雖風雨飄搖,卻仍屹立不倒。為何?
  正因“代漢者,當塗高也”。
  大賢良師是“當塗高”嗎?既不是,又如何能取而代之。
  壹言蔽之,大賢良師非“天命所歸”。
  每每到漢末,此讖語便會廣為流傳。乃至初平四年(193年),下邳反賊闕宣,聚眾數千人,自稱天子。所倚仗,便是此讖:“塗即途也,當塗高者,闕也。”如此算來,天下姓闕者,何其多也。為何獨應妳身?
  見微知著。朝野上下,皆苦思冥想。甚至連反賊,不惜穿鑿附會,也要證明自己便是“當塗高”。如此,方能順應天命,順理成章,取代大漢。
  言及至此。當知,劉備群仙會上隨口壹問,將會產生多大之滔天巨浪。
  於吉乃仙人。語出其口,自與壹般人不同。更有甚者,於仙人破天荒,將解語壹分成二,竟能自圓其說。
  沒錯,“自圓”便是光武劉秀。
  劉秀乃漢高祖九世孫,出自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壹脈。祖上因推恩令而封爵遞降。到父輩時,只為濟陽令。乃是“王宗”:王族宗親也。正應了於吉“上半解語”。
  而“下半解語”之‘宗王’,又印證在誰人之身呢。
  宗王:宗室中之封王者。
  顯然。聯想到薊王蒞臨群仙會,於吉當時之語境,必是指代薊王無疑。
  然“於神仙”高明之處便在於,並未指名道姓。天下姓闕者,何其多也。天下宗王,又何止薊王劉備壹人。
  冀州六國主,皆是王爵。天下為王爵者,亦不在少數。據《續漢書·郡國誌》所載,今漢計壹百零五個郡國。靈帝末,增至壹百零九國。侯國不算,單王國亦過五十。
  於神仙言下之意。代漢者,當在眾多藩國之中。
  對薊王而言,又不啻為壹種保護。
  此解,當真萬無壹失。
  言歸正傳。
  獻書乃大事。劉備親臨,足可例證。
  而各門派亦不藏私。將門內經書,悉數獻上。會後當交由元素令,去偽存真。將書中“巫覡雜語”、“妖妄不經”悉數剔除,取其中珍貴之“經方”傳世。
  壹般而言。各門經書,雖多有不同。卻皆含有:醫術、丹術、行氣術、導引術、養生術、房中術、祝由術(巫術)、機關術,天文地理等,諸如此類。
  只需分門別類,收集整理。待驗證效用,自可為我所用。
  修行之人,之所以被稱為“仙人”。正因手握奇術,民間難得壹見。不恰當的說,這些“仙人”,乃是時下之“科技先驅”。
  科技與魔法,壹線之隔。
  何為明主。物極其用,人盡其才。
  不僅神滅無鬼王充門徒,能為薊王所用。便是方士,亦有大用。且相互克制,趨利避害。實在是,明以照奸。
  “敢問王仙師,書宮門四百余字,今日可否不吝賜教。”劉備笑問。
  王遠起身答曰:“回稟王上。老朽所書,皆已印證:黃巾逆亂,群盜蜂起;山河崩摧,國祚難繼。幸有王上,天降麒麟。‘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大漢‘既獲其麟(參見:西狩獲麟)’,‘亂世盡矣(子曰:吾道窮矣)’。”
  妳們這樣,真的好嗎。
  劉備喜怒不形於色:“既如此,仙師還避世否?”
  王遠起身奏道:“老而無用,大限將至。不能為王上盡犬馬之勞,乃天意也。”
  “如此,孤亦不勉強。”劉備又問:“仙師可還有心願未了。”
  王遠答曰:“得見王上當面,心滿意足,此生無憾。”言下之意,得見薊王劉備收拾江山,再續漢祚,心已無憾。足可含笑九泉。或曰羽化登仙。
  “莫非仙師此來,只為見孤壹面。”劉備再問。
  “正當如此。”王遠再拜歸位,不再言語。
  隨後,毛女玉姜、鉤翼夫人、漢水遊女等,亦先後登堂覲見。
  待見過群仙,日暮西山。館長朱建平,請開晚宴。
  劉備欣然應允,遂在鄒衍行館,夜宴群仙。
  劉備身後二美人,皆同道中人。又何須當堂獻醜,惹班門弄斧之嫌。觥籌交錯,換盞推杯,坐享人間富貴足以。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劉備起身更衣,朱建平遂代主罷筵。群仙自去黃金臺四方館中精舍,安寢不提。
  劉備乘興登樓,與二美人,交頸而眠。
  是夜,天色晴霽,星月交輝。
  時萬籟俱靜。便有壹人,白衣飄飄,淩空飛降在鄒衍行館屋脊之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