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楊飛

拾寒階

都市生活

“我被青春撞了壹下腰,撞回了九三年!” “時間起了皺折,上壹秒是我,這壹秒還是我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244章 楊飛家的對聯

首富楊飛 by 拾寒階

2021-1-11 23:13

  “楊先生,我們是從省城來的。我叫舒光華,今天特地前來拜訪楊先生的。”壹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紅光滿面,臉上帶著笑,高興的和楊飛握了握手,“很高興認識楊先生!我對妳是聞名已久啊!真的是聞名不如見面,妳比我想想象中還要年輕有為,還要英俊帥氣啊!”
  楊飛並不知道舒光華是何許人也,便客套的回了壹句。
  舒光華又對唐文傑笑道:“文傑同誌也來了,幸會、幸會!”
  唐文傑猛然想起來,哈哈笑道:“光華同誌,妳來得未免著急了壹些吧?我還沒有離開呢!妳這是著急來上任嗎?”
  楊飛壹聽,便即明白過來,這位舒光華,就是唐文傑的接班人,是從省城下放的。
  果然,舒光華打了個哈哈,說道:“不敢,不敢,只是今天恰好路過西州地界,想到楊先生家在這邊,便特意前來拜訪壹番。還請文傑同誌不要介意才好。”
  唐文傑擺擺手:“開個玩笑,光華同誌也不要介意才好。”
  兩人哈哈大笑。
  楊飛道:“各位領導既然來了,怎麽不到屋裏去坐?卻在外面站著呢?難道是我家裏人偷懶,沒有前來開門?”
  舒光華連忙說道:“那倒不是,我們聽說楊先生就在不遠處釣魚,便想著在這裏等妳回來。”
  “來來來,裏面請。”楊飛開了走廊的大門,請大家進入。
  “這裏有湖光山色相倒映,又有天光水影共徘徊,真正是壹方風水寶地啊!”舒光華語帶恭維地說道。
  楊飛笑道:“大家都這麽說,現在連我也不得不相信,我能成為首富,全靠了這座別墅的福氣!”
  大家都笑了:“楊先生能成功,離不開楊先生的努力,風水福禍之說,虛無飄渺,終不可信。”
  進入客廳,桑葉子向楊飛說明情況,的確和舒光華所言壹致,是他們不願意貿然進入府第,壹定要在外面等楊飛回來。
  楊飛心想,這人心挺誠的啊!
  舒光華很擅言辭,談吐不俗,比起唐文傑來,又要勝上壹籌。
  不過楊飛並不會以貌取人,更不會因言取人。
  會說話的人太多了,能做實事而又能廉潔奉公的人,才能入得了楊飛的法眼。
  官分兩種,好的和壞的。
  商也分兩種,好的和壞的。
  有的商,就喜歡壞的官,因為通過某些交易,可以走捷徑。
  而像楊飛這樣的商人,卻只願意和清廉的官打交道。
  商業做到壹定地步,妳想完全繞開官,那是不可能的,也不現實。
  要想企業做得長長久久,就千千萬萬不能和貪字攪在壹起,不管是哪方,壹旦有了壹個貪字,日久必敗!
  戰場貪功,驕兵必敗。
  股市貪錢,逢賭必輸。
  職場貪利,錢多累名。
  古今之人,皆知貪能致禍。
  然而,世人能戒酒,能戒煙,能戒色,能戒賭,唯獨這壹個貪字,難以戒除。
  楊飛和舒光華還是第壹次見面,交淺言不深,所以在他面前,並不怎麽多說話,更不會說任何涉及到官面上的話。
  每當他們彼此談話到官面時,楊飛都會找借口起身離開壹會兒,或是直接打岔,轉移話題。
  今天的主人公,既然是以楊飛為主,那談話的中心,也自然以他為主。
  楊飛要是轉移話題,大家也就會自覺談壹些他感興趣的人和事。
  舒光華看著楊飛家中的壹幅對聯,忍不住吟道:“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壹件好事還是讀書!好聯啊好聯啊!積德與讀書,果然是人生最要緊的兩件事情。”
  有人便道:“這是楊先生作的對聯吧?楊先生不僅富甲天下,更是學富五車,著書育人,名傳天下啊!”
  楊飛呵呵壹笑,擺了擺手,說道:“舒領導,妳可知道,此聯出自何人?”
  舒光華道:“我沒記錯的話,此聯應是姚文田所作?”
  楊飛倒是微微壹訝。
  因為姚文田並不算太出名,知道此人的人並不多。
  就算對方答不出來,楊飛也不會太過驚訝。
  然而,舒光華居然脫口而出,倒是讓楊飛刮目相看。
  之前說話之人便問道:“姚文田又是何許人也?”
  舒光華道:“清朝十帝267年間,全國共出過114名狀元,其中湖州藉的就占了7名。若要在這7個狀元中評出誰是最有學問者,非嘉慶四年的狀元姚文田莫屬。”
  “原來是個清朝的狀元公啊!那是真正有學問的人了!”大家這才恍然。
  古代考個狀元,比現在高考考個狀元還要難!
  舒光華道:“姚氏家族,乃是書香門第,和這對聯中說的壹樣,屬於幾百年舊家,子孫輩也是人才輩出。”
  楊飛道:“姚文田中的是清朝嘉慶四年,也就是1799年,己未科進士第壹名,世稱文狀元。他是名動朝野的翰苑名賢,文壇巨匠,官至禮部尚書。最難得的是,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治學嚴謹,為官耿直,壹身正氣。關於他,還有壹個小傳說。”
  眾人便問:“是什麽傳說?”
  楊飛道:“他每天都要註解三個字。”
  “三個字?”有人便笑道,“三字何難?”
  楊飛微微壹笑:“別忘了,他並不是專業的文字工作者,而是壹位高高在上的禮部尚書,平時公務何其繁忙?各位試想壹下,我們很難想象,他是如何壹邊應付枯燥冗繁的政務,壹邊潛遊於浩瀚的學海中。姚文田在京為官時還堅持文字學研究,並給自已規定:每日必須完成三個字的校註。這就是日註三字的由來。”
  “哦,原來如此!”大家還是有些心不在焉,每天註解三個字而已,這有什麽了不起的?也值得傳揚?
  楊飛卻肅然說道:“和他白天處理的那些官話連篇的公文相比,和同僚之間那些詞藻華麗的應酬唱和相比,這校註三個字的重量肯定遠遠超過它們的總和。如果說白天的官場政務只是壹種被動的生存手段,那麽,只有到了晚上摘去了頂戴花翎,布衣便鞋地走進書齋以後,他那潛心面壁的苦思和神采飛揚的吐納才充滿了人生的主動精神。”
  眾人聽了,忽然間有所感悟,都不言不笑了。
  這些人裏面,唐文傑和楊飛相對比較熟,便笑道:“楊老板也是如此啊,商事繁忙之余,也不忘伏案讀書,奮筆疾書,寫出了幾部暢銷書,讓我們看了,獲益非淺啊!”
  楊飛笑了笑,問舒光華道:“舒領導,妳每年讀幾本書?”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